-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曼生与紫砂壶“文人化”
陈曼生与紫砂壶“文人化” 宜兴紫砂壶的进步、发展和兴盛,受到文人情趣及高尚文化品格的强烈影响,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韵味,保持着鲜明的自由表达意志和原创精神。 紫砂壶的文人化风潮 宜兴紫砂壶的进步、发展和兴盛,是与社会承平状态、文人参与创作及儒学、禅学、道家思想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紫砂壶的文化趣味及欣赏层次丰富多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是其它工艺门类所不能比拟的。 宜兴紫砂壶不曾有过官窑生产的历史,不为公府所垄断,个体创作环境比较宽松,世代从业者传承不绝,受到文人情趣及高尚文化品格的强烈影响,在封建专制的文化环境中,得以保持鲜明的自由表达意志和艺术原创精神。宜兴紫砂壶所具有的朴拙之质,温润之气以及丰富的文化内蕴,十分贴近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格,因而得到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清代康、雍、乾三朝,社会承平,茶事文化丰富多彩,沏泡清饮的饮茶方式普及于全国及社会各个阶层,深刻地改变了茶具的形式和功能,因而带来了宜兴紫砂壶生产的空前繁荣,“自泡茶之法兴,阳羡沙壶始名于天下”。而文人对于紫砂壶的喜爱也与日俱增,他们不再自局于鉴赏者的身份,而是亲自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来,为紫砂壶注入了新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格。清代早、中期的文人,或往宜兴定制壶式,或延名工到家坐艺,大大拓展了紫砂的造型领域,或仿商鼎周彝,或摹花卉果木,或作博古陈设、文房雅玩;他们撰拟壶铭,纪事、抒怀、托志、寄情,表现了淡泊名利、陶然超脱的文人情怀,更具涵养心性的启发意义。 这一时期的文人撰著,如周容《宜兴甍壶记》、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李渔《杂说》、阮葵生《茶余客话》、李斗《扬州画舫录》、张燕昌《阳羡陶说》、王士稹《池北偶谈》、《居易录》以及《先进录》、《博物要览》、《五石瓠》、《松研斋随笔》等,都对宜兴紫砂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著录。在他们的诗词文翰中,褒美紫砂壶的词章俯拾皆是:“一壶满贮碧山?,摩挲便觉胜饮醇”(陈维崧《赠高侍读澹人以宜壶二器并系以诗》);“山家雅供称第一,清泉好瀹三春荑……拂拭经时不释手,童心爱玩仍孩提”(高士奇《宜壶歌答陈其年检讨》);“合作案头清供具,不归田舍归禅房。偶然小技亦成名,何物非从假合成”(《以陈鸣远旧制莲蕊水盛、梅根笔格为借山和尚七十寿口占二绝句》)…… 《阳羡名陶录续录》还描述了这样一件趣事:张廷济得到一把大彬壶,一口气写下四首七律诗,引来葛徵、徐熊飞、张上林、沈铭彝、周汝珍、吴骞等人的唱和,其间佳句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削竹镌留廿字铭,居然楷法本黄庭”“活火新泉逸兴赊,年年爱斗雨前茶”“记取年年来一呷,未妨桑苎目茶神”“瓦全果胜千金注,时好平分满座春”“曾阅沧桑二百年,一时千载姓名镌。从今位置清仪阁,活火新泉话夙缘”。从中不难窥知,当时文人对于紫砂壶的喜爱与痴迷到了何种程度,赏玩紫砂壶,不啻是他们的精神盛宴。 待破的行业发展困局 清代乾隆年间,宜兴紫砂行业已经发展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民间制壶业一派兴旺景象,“白甄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蜀山、上袁、中袁、川埠、潜洛、牛毛圩、西望圩一带,多是农忙务农,农闲制坯的半耕半工人家。他们制作的坯件由窑户收购,论件计酬,品种一般为日用大壶,如寿星、洋桶、龙蛋壶等,以及茶肆酒楼用的贡灯壶。高档砂壶则都出自名工匠之手,家传师授,受雇于窑户,在作坊制作,或在自家制作特定产品,如鱼化龙壶、传炉壶、柿子壶等。虽然此时紫砂壶中的筋纹器和花货类器形也属丰富多彩,但绝大多数艺人都亦步亦趋地摹仿前人旧作,缺少创新意识。乾隆年间在陶瓷行业兴起的装饰繁缛之风也影响到宜兴紫砂行业,为适应世俗及宫廷审美趣味,紫砂壶也渐流行炉均釉等华丽的装饰风格。 这种繁复粗俗的紫砂壶装饰潮流,直至陈曼生出现,方才得到扭转。陈曼生设计的紫砂壶,洋溢着浑厚清逸之气,为紫砂艺术拓展了一片广阔明朗的前景。继后的邵大亨亦以其不俗的审美眼光、过人的工艺实力,与黄玉麟一起,书写了晚清宜兴紫砂史上最光彩的篇章。 陈曼生评述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寿、曼公,还有夹谷亭长、种榆仙客、种榆道人等别称,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卒于道光二年(1822年),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嘉庆六年(1801年),他应科举拔贡,以古学受知于大学者阮元,“朝考以知县用,分发广东,丁忧服阙,奏留江南,署赣榆县补溧阳县,擢河工江防同知,迂海防同知”。 《赣榆县志》载,“陈曼生,浙江钱塘人,拔贡。清廉有惠政。先是大沙河壅塞水涨,轧溢没田庐,鸿寿之官即蠲金为倡,刻曰疏浚,河以畅通,民无水患。书法宗董其昌,人至今珍之。”民国《杭州府志》称,“陈曼生,……性爱交游,于学多通解。自以为无过人者,遂一意篆、隶、行、草书,为诗不事苦吟,自然畅朗。阮元抚渐时,方筹海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锡伯族贝伦舞艺术风格及特点研究.doc
- 锚网索联合支护在综放面收作中应用.doc
- 锥形带孔零件外形精加工完全自动化.doc
- 锦江饭店历史见证者.doc
- 锰对植物生理作用及锰中毒研究进展.doc
- 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在埕岛油田应用.doc
- C40钢管拱肋微膨胀混凝土配制及应用.doc
- 9年增长100倍杭汽轮近500亿销售额背后.doc
- 1950年代中期对日政策调整若干因素分析.doc
- 镀锌钝化技术发展及应用.doc
- 【传媒】长江文化-内部控制手册 -375页.pdf
- ug984-vivado-microblaze-ref_介绍说明文档.pdf
- SIGNAL1-2离散时间系统与差分方程.ppt
- 史上最完整的小甲鱼零基础学python课后习题与答案.doc
- SIGNAL1-1介绍说明文档.ppt
- ST7701S_SPEC_V1.3_st7701s介绍说明文档.pdf
- AppliedMedicalImageProcessing-介绍说明文档.pdf
- 多模态RAG综述一AskinAnyModality_多模.pdf
- otrs_admin_book介绍说明文档OTRS 3.1 - Admin Manual.pdf
- 《AI 数据分析实战》大模型基本概念详解.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