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利川莼菜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湖北利川莼菜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摘 要:在介绍湖北利川莼菜种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利川发展莼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扩大生产并保护环境和资源、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农业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深加工、注重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等。 关键词:利川;莼菜;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8-0015-03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 F. Gmel)又名马蹄草、湖菜、露葵、水葵或水荷叶,为多年生淡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植物。原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许多地区,现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北美、古巴和墨西哥等地,集中分布在北纬40°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湖泊、池塘、沼泽中,在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和江苏7省均有分布[1]。杭州西湖、江苏太湖为我国莼菜主要的传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2,3]。莼菜含酸性多糖、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组胺和多种微量元素等[4],有清热祛痰解毒、利尿消肿、开胃补气、养血补肝、防癌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具有营养、医疗和保健等作用[3]。 湖北利川市位于鄂西南边陲,东接恩施,南接咸丰,西南与重庆黔江、彭水毗邻,西北与重庆万州交界。系湖北“西大门”、重庆“后花园”,是连接鄂渝的“桥头堡”。利川是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县级市,是八百里清江的源头、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素有“莼菜之乡”、“水杉之乡”、 “坝漆之乡”、 “黄连之乡”、 “山药之乡”的美誉[5]。利川莼菜主产于生态旅游开发区――福宝山旅游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胶质丰富、叶肉肥厚而闻名于世。利川福宝山莼菜主根、须根和茎都含锌较高,均在0.50 mg/g以上,其嫩叶含锌高达1.29 mg/g,是天然富锌食物和食品生产中良好的全天然锌强化剂[6,7]。研究利川地区莼菜资源的发展历程、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现状,对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湖北利川莼菜的发展历程 1.1 主要栽培品种 利川福宝山莼菜的人工栽培品种,依据叶背颜色可分为2种[8]。一种为红叶莼菜,叶面绿色,叶背鲜红色,主脉绿色,茎和叶背面均有透明胶质,其可食部位嫩梢和幼叶中的胶质尤多,为地方优势品种,生长旺盛,产量高,分布较广。另一种为绿叶莼菜,叶面绿色,叶背边缘紫红色、中央绿色,加工后色泽鲜亮,是理想的加工品种。 1.2 栽培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前莼菜在利川均为野生,当地人没有意识到莼菜的价值,野生的莼菜除拿来食用外,更多的拿来喂养牲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西湖和太湖莼菜原产地的环境污染,导致水质状况每况愈下,使得产出的莼菜品质随之下降。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利川的莼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其天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产量独占鳌头,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作物。利川的莼菜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1 400 m的福宝山一带。 1988年,国家农业部批准了利川莼菜的基地建设项目,在福宝山一带发展基地37.3 hm2。1992年6月,农业部、中国营养学会在恩施举办《利川福宝山天然富锌莼菜开发与应用研讨会》,国内知名营养学家和植物学家对利川莼菜赞誉有加。 1998年,利川市将莼菜列为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莼菜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1999年4月,利川市成立天佛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莼菜的科研、生产、加工和出口;同时实施了利川市万亩莼菜基地建设项目第一期工程,新建莼菜基地233.3 hm2,改造传统莼菜基地133.3 hm2。 1999年,天佛牌莼菜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2年,天佛牌莼菜被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成为湖北省六大农业产业化品牌项目之一;2003年,天佛牌莼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04年,实施了利川市万亩莼菜基地建设第二期工程,新建莼菜基地333.3 hm2;同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利川莼菜列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利川莼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5年2月湖北省质量监督局将利川莼菜列为湖北省第二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年7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批准在利川实施“利川莼菜加工出口产业化龙头项目”。 2008年,利川市莼菜种植面积达到1 000 hm2,年产优质莼菜约1 400 t,年税收超过1 000万元,成为中国莼菜基地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县区。 2010年,利川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