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营造
PAGE PAGE 1第四篇 森林营造第十四章 植树造林§14.1. 造林地的整地造林地:也称宜林地,是造林生产实施的地方,也是人工林生存的外界环境。了解造林地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对于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及拟定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体现的内容: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人为活动等因子,因子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研究方法:⑴是一定的造林地区之内的某个具体造林地块,既有地区总的气候及水文等特性,又有具体造林地的地形、土壤等属性;⑵应重点对待造林地对人工林生长发育起主导作用的因子。造林区划的意义造林规划归属于统一的林业区划,并通过统一的林业区划,表达出造林工作的地区特点和要求。造林工作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其造林地具有不同的特性,必须选用不同的造林树种和栽培技术措施,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的造林工作有不同的方向和任务,在造林过程中应贯彻适当集中的原则。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地的整理、造林整地就是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整地对人工林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是人工林栽培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被广泛采用的技术措施。中国造林地的种类非常多,分布范围内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林目的各异,加之造林树种繁多,树体高大,根系深广,林木培养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整地任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对整地效果长期性的要求。造林地的整地主要包括对造林地的地面清理和土壤的翻垦两道工序。一、造林整地的特点: 造林地的整地和农业整地、苗圃整地的性质基本相似,都是通过翻土和松土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之有利于栽培作物的生长,但由于栽培对象不同,林木栽培周期长,树体高大,根系深广,因此造林整地又具有与农业整地不同的特点。1. 造林地一般面积大,地域广,地形、植被状况多变,整地花费劳力和财力较大,受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较大;2. 造林地一般地形比较复杂,整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因此在造林前,只要能满足整地的目的要求,一般多尽量采用局部整地,没有必要进行全面整地,只有在地势平坦,全面整地不至于引起水土流失,而经济条件又能许可时者进行全面整地。)3.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进行整地工序,往往效果比整地的效果好(如长白山地区整地容易引起冬季冻拔现象)。二、造林整地的作用 通过造林整地可以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改变微地形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因此能有效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及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总作用)。改善立地条件对立地条件的改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达到:⑴ 改善林地小气候条件① 整地可以通过清除或者保留部分灌木和杂草来调节造林地的受光状况。采用的整地方法和规格不同,调节造林地受光的状况也不同,因此,整地面积的大小,割灌的多少等是调节光照条件的重要手段。对培育某些喜光树种时就需要清除灌木杂草,而培育某些耐阴树种时又需要保留部分灌木和杂草,以创造良好的庇荫环境,这往往是考虑长有灌木和杂草植物的造林地整地方法和程度的重要出发点,同时也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时整地必须掌握的重要原则。②通过整地还可以改变造林地的局部小地形,调整林地的局部光照条件和土壤温度条件。整地后,由于植被被局部或全部清除,光线可直达地面,反射率减少,空气对流加强,因而,近地表层气温、地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通过不同程度地清除植被,可以创造出光照和温度条件不同的微域气候,满是不同树种的需要。将坡面(或地面)整成朝向、相对高度、粗糙度不同的微地形,可使太阳辐射与地面构成不同交角,改变受光量和日照时间,调节地面热量投射与传导的比例。 ⑵ 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整地可以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增大疏松层的厚度,降低土壤容重,有利于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气状况。整地后,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渗透性增强,含水量增加,水分、空气比例协调。由于水的比热小于空气,干燥的土壤增加含水量。可使其升温慢,温差小,而过湿的土壤排除多余的水分,又可使其升温快,地温高。近地表层气温、地温的增高,可使某些地区春季土壤提早解冻,有利于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但增温过高或昼夜温差过大,又容易造成日灼、冻拔害的发生。例如:质地较粘重的黄土容重一般在1.35~1.5左右,在深翻整地50cm时,容重约可降至1.17~1.25,土壤孔隙度由原来的44~50%增加到54~57%;水湿情况下的刺槐林地,由于土壤通气不良,往往根瘤菌极少,林木生长很差;通过整地可以增强林地的排水能力,改善通气状况,生长状况改善。整地对土壤水分状况改善的相对性:① 整地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但不能直接带来水分量的增加。土壤的水分状况主要取决于造林地区的气候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