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发展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性心理发展课件_1

《发展心理学》教学纲要 主讲:李曙光 chlsg2000@163.com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一、个性发展理论 (一)弗洛依德理论 (二)埃里克森理论 二、个性的发展 (一)婴儿期个性的的萌芽 (二)幼儿期个性的初步形成 (三)童年期个性的发展 (四)青少年个性发展特点 (五)成年以后个性的不断完善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一)弗洛依德(1856—1939)发展理论 1、人格结构 2、人格发展动力说(动机理论) 3、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4、理论的评价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1、人格结构 本我,追求快乐原则。 自我, 依据现实原则。 超我,依据至善原则。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3、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前生殖器期(3—6岁) (4)潜伏期(6—11岁) (5)青春期(11—13岁开始)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4、理论评价 (1)积极方面:开拓了心理学研究范围;推动了儿童早期经验研究和心理发展理论建立;丰富了心理学方法论 (2)局限性:太富有主观色彩;泛性论倾向 ;歧视妇女,反对男女平等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二)埃里克森(1902-1994)发展理论 1.理论基点 2.同一性的概念 3、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4、理论评价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1、理论基点 (1)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人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 (2)人的一生可分8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一阶段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双极相互斗争的特定心理社会任务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2、同一性的概念 对自己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为完善的意识 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人格发展不同水平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的间断性的沟通和整合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3、人格发展阶段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1.5—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5)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 (18—25岁) (7)繁殖感对停滞感 (25—50岁) (8)自我整合对绝望(50岁—死亡)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5岁) 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发展途径: 使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规律,让儿童产生期望并使期望得以实现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2)自主感对羞耻感(1.5—3岁) 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实现 发展途径:首先允许儿童一定自由,同时要有一定控制和限制,让儿童产生意志品质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发展任务: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目的实现 发展途径:一方面积极支持儿童游戏和智力活动,另外又要做好儿童良好同伴关系建立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主要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实现 发展途径:教师对儿童成就及其问题有敏锐观察力,有正确教导方法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5)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发展任务: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诚实现。 自我同一性:努力改变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修正、改变理想自我,使之符合现实自我 同一性混乱:内部和外部之间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 发展途径: 鼓励支持青少年亲身经历一些体验,发现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6)亲密感对孤独感 (18—25岁) 发展任务: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发展途径:在自我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获得共享同一性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7)繁殖感对停滞感 (25—50岁) 发展任务:照顾家庭、抚养孩子以及创造性工作,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发展途径:通过努力创造性工作为孩子创造成长的环境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8)自我整合对绝望(50岁—死亡) 发展任务:获得完善感和进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发展途径:努力发现自我整合感,承认历史和现实,承认自己做过的好事和失误,超越文化疆界总结人生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4、理论评价 (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弗氏本能说;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法;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性;比较重视社会和教育的作用 (2)局限性:未能彻底的摆脱弗氏的本能主义的影响 第四讲 个性的发展 (一)婴儿期个性的萌芽 1、自我意识的萌芽 1岁左右,知道手、脚是自己一部分,是自我意识最初形式或准备阶段 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标志 2、独立性的发展 l一3岁是儿童独立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