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课件
影响观察和记录效果的因素 ① 问题行为的定义不清不具体或不完善。 ② 观察环境受到干扰。 ③ 观察者本身的条件不足。 ④ 观察记录表格设计不良。 通过比较观察的一致性来检验信度。 一致百分数=甲乙观察者记录一致的次数/(甲乙记录一致的次数+甲乙记录不一致的次数)*100%(观察者信度应在80%以上) A A A A A D A A A A A D A A D A A A A 小a ★ ★ ★ ★ ★ ★ ★ ★ ★ ★ ★ 小b ★ ★ ★ ★ ★ ★ ★ ★ ★ ★ ★ ★ 注:这是两个观察者的间隔记录结果的比较,A表示两个观察者对行为发生与否的记录是一致的,D表示记录不一致,请计算其观察者信度。 什么叫做实验设计? 行为矫正方案的设计者通常要操纵实验情境,以证明行为改变是由矫正方案所造成的。那么,安排矫正方案来证明行为改变的原因,被称为实验设计。 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 为什么要进行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 行为矫正者希望通过实验设计的方法证实是行为矫正程序造成了行为的改变,确切了解行为矫正程序是否有效,并作出选择。 一、倒返实验设计 倒返实验设计(又称 ABAB设计),是单一被试实验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因素与矫正效果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实验方法。 A代表基线,B代表实验处理 第一个A(A1)代表没有实验处理的情况下,观察问题行为的出现率。 (要求:基线数据的观察需持续进行3天以上,直到行为反应趋于稳定或可以明显看到反应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为止) 第一个B(B1)代表实验处理(矫正、干预、介入)阶段问题行为的出现率。 (要求:数据的观察也必须持续进行,直到行为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或与基线阶段的变化趋势出现相反为止。) 第二个A(A2)代表当实验处理显出效果后,把实验处理取消,使程序回到没有实验处理的基线状态,也就是“倒返期”。 从理论上来讲,倒返期的行为表现应该回复到基线水平。 第二个B(B2)代表第二次引进实验处理后的行为变化情况。 如果处理有效的话,则此时的行为应该再度发生改变。 为什么A-B-A-B模式是典型的倒返实验设计? A-B实验设计:如果在基线状态A1后,引入实验处理B1,行为发生率上升,与基线阶段不同,这时可以说明什么? A-B-A-B实验设计:再次引入A2,如果经过这一步骤,当事人的问题行为又确实返回到了基线阶段A1的水平,这时可以说明什么? 为什么会在A2之后再次引入B2? 因为进行行为矫正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方案的有效性,必须实实在在地改变当事人的问题行为,因此必须再度引入实验处理B2。 案例分析 文文,女,四岁,下半学期刚从其他园转到本园,文文的问题行为表现为:看人时的眼神总是斜瞪着,一脸的麻木,由于文文的孤立、不合群、对抗、不合作使她在班上很不受欢迎,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告她状的小朋友每天都很多。怎样才能使她能与周围的人有良好的合作呢? 实验中的变量: 1自变量:合作游戏。通过各种不同的合作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合作策略。 2因变量:幼儿的表现。 3减少无关变量: 不让幼儿注意到教师在观察、记录; 对实验不做预期,减少实验者效应; 除游戏外,尽量保持环境不变。 倒返实验设计: 用合作游戏的方法干预文文的合作行为 实验阶段设计: (1)A1阶段:实验前观察和记录幼儿合作方面的表现。时间为每天上午半小时的活动时间,总共一周。 (2)B1阶段:进入实验,进行合作游戏,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时间为每日上午半小时的时间,总共两周。 (3)A2阶段:退出实验,观察、记录幼儿合作方面的表现。时间为每天上午半小时的活动时间,总共一周。 (4)B2阶段:第二次进入实验,观察、记录幼儿合作方面的表现。时间为每天上午半小时的活动时间,总共两周。 1、增加实验处理的次数或类型 由于ABAB设计只包含一种实验处理B,如果研究发现实验处理在B1阶段无效,那么矫正者就应暂时停止按ABAB模式进行,而应及时设计其他策略C或合并使用B C,并逐一试探效果。如果经过试探和比较,最终找到了有效的干预措施,那么就可以以普通的方式加以评估了。 (二)倒返实验设计的变化形式 例如:曾有研究者利用A-B-C-D-A-D模式探讨不同矫正策略对于学生迟到行为的影响。研究者前后并改变了3种策略: B代表罚站,C代表奖励冰棒,D代表委托保管钥匙。由于方法不断改变,终于发现保管钥匙的策略可以改变被试的迟到行为。 2、改变基线和实验处理的呈现次序 情况紧急时,并不能从基线开始,一般模式为BABA设计。例如:打架斗殴行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等。 3、单一时间序列设计 如果为了确定行为经过处理之后是否发生变化,可以采用简单的 A-B设计,只有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