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竹发展前景与丰产栽培技术
石竹发展前景与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本文以石竹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环境下石竹的生长情况,结合石竹的生产经营现状,分析其发展前景,提出石竹丰产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为大力发展石竹及其产业化提供基础性资料。 关键词:石竹;前景;丰产;栽培技术 石竹(Phyllostachys nuda Mcclure)俗称石笋,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1-2],是一种优良的笋竹两用竹,壁厚坚韧,富有弹性,可做各种竹器和柄材;壳薄肉脆,笋质优良,可供鲜食,亦是加工天然笋干的优质原料,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台湾等地,适应性比较强[3-4]。将乐县有成林3000多亩,幼林1000多亩,主要分布在白莲镇、黄潭镇、万全乡等乡镇,但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亟待开发利用[5-6]。尚未见石竹发展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相关报告,本研究力求建立在将乐县丰富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实际及对比试验,旨在分析石竹的发展前景与高效栽培技术。 1 研究地概况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金溪中游,隶属于三明市,北纬26°26′-27°04′,东经117°05’-117°40′。将乐县石竹林地多位于城关、余坊、高唐、白莲、南口、黄潭、光明、万全、漠源等乡镇,海拔350-600m,土壤为红壤、红黄壤,土层中等,肥力大部分较好。 2 石竹的发展前景 2.1 一竹多用 石竹的出笋期较晚,将有效填补毛竹鲜笋的市场短缺,目前,将乐县的鲜笋市场价在4元/公斤左右。石竹材材质坚韧,富弹性,经测试纤维长度平均为2.5mm左右,纤维宽度平均为1.67um左右[7]。目前大量用于高级牙签、羊肉串、玩具等工艺品和荫蓬搭架,还可以做农具柄、长柄和竹器、柱脚。目前将乐县的竹材收购价在320-440元/吨。石竹叶是加工工艺器和斗笠的主要原料,目前,将乐县的干竹叶收购价在1200元/吨左右。 2.2 石竹的效益分析 2.2.1 粗放经营状态下的石竹经济效益 根据白莲镇坑后村石竹成林在野生情况下的中等地类,中等竹林的调查,石竹每度产值每亩达600-700元(其中笋80-90斤×2元/斤=160-180元,竹1.35-1.5吨×320元/吨=440-520元)。对白莲镇坑后村石竹成林在每年锄草抚育情况下的中等地类、中等竹林的调查,石竹每度产笋120-150斤,产竹2-2.2吨,度产值每亩达900-1000元,每亩增值200-400元。 2.2.2 丰产培育状态下的石竹经济效益 2003年10月开始在白莲镇坑后村对石竹成林进行覆盖稻草,施复合肥、施尿素等低产林改造,于2003年10月进行覆盖稻草10cm、15cm,2004年4月施尿素10斤/亩、20斤/亩,施复合肥25竹/亩、37.5斤/亩、50斤/亩、62.5斤/亩,2004年5月-8月对该试验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下表: 2.3 石竹的适生环境 石竹喜温暖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要求在15-21℃,年降水量在1400mm以上,土层要求深厚,疏松,土壤肥活,潮湿的黄红壤或红壤、粘土地,干旱脊薄地以及和水清地均不宜栽培。房前屋后、山坡下部、坑边、田边及退耕还林地,均适宜石竹生长,石竹稍耐荫,对水肥的需求较高,在雨量充沛,雾天较多的中高海拔地区产量较高,尤其是在水渠下方的竹林和土壤湿润的退耕还林地的产量很高。例如:白莲镇坑后村一片在水渠下方的石竹林在锄草抚育管理情况下,每亩每年的产值达1000元以上。 2.4 石竹的生长规律 石竹在3月份换叶,到4月初新叶生长整齐,4月底至6月上旬为出笋期,同一片竹林笋期一般为40天,前10天出笋少,笋较壮,第10-30天出笋量最高,约占90%,最后10天出笋少且小,新竹生长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竹鞭生长从7月发鞭开始至10月止,8-9月竹鞭生长最快,石竹属浅根性,竹鞭大多在土壤表层,对本乡多片石竹新造林地的调查,结果显示,第2年竹鞭平均长到1m左右,第3年平均长到1.8m左右。在劈草抚育管理的情况下,成林石竹立地中等的石竹林的平均胸径达3.3-5cm,立地条件较好的竹林平均胸径达7-8cm,调查地中的石竹平均胸径在3-7.5cm,例如白莲镇坑后村地2004年一片土壤湿润的石竹林每亩出笋量平均387个,成竹胸径平均6.6cm,而一片土壤干燥的竹林每亩出笋量平均在223个,成竹胸径平均3.4cm,可见土壤湿润竹林的出笋量和成竹胸径可比土壤干燥竹林的出笋量和成竹胸径分别在一倍左右,当年产值1330元(笋150斤,竹3.05吨)比310元(笋55斤,竹0.55吨)高三位。 3 石竹丰产栽培技术 3.1 石竹造林技术 3.1.1 造林地选择 坡度在25°以下的山地中下坡,山坡下部,田边、坑边、房前屋后,最好是退耕还林的地瓜山、荒芜的山农田、衰败的果园和水渠下方的山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