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校园人物先进事迹(杨校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动校园人物先进事迹(杨校长)

PAGE “实干兴校,空谈误人”的忠实践行者——自治区“感动校园人物”事迹材料记焉耆县第三中学副校长杨洪文美丽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其美丽、富饶享誉于疆内外,各族人民倘徉在她宽阔的胸怀里,尽情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开都河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为华夏第一州的欣欣向荣欢腾挥舞,为焉耆古城的新姿高声喝彩。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焉耆,或许是因为历史文化的积淀,或许是历史与人民的千古之约,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伟大也罢,平凡也罢,人们都一步一步地度量出人生的意义。杨洪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踏上讲台一干就是26个春秋,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以自己对教育事业持久不变的衷情谱写出一曲平凡而伟大的赞歌。在焉耆县城,一提到杨洪文,人们就会问一句“就是第三中学那个以校为家、永不疲惫的杨校长吗?”对,就是他——杨洪文,焉耆县第三中学副校长。的确,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热爱教育事业,并把它当作是一种毕生的追求。“实干兴校,空谈误人”,这是杨洪文任县三中副校长后挂在办公室的两幅字,这是他的工作格言,他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作为一所民汉合校的副校长,他政治立场坚定。特别是“7.5”事件以来,他深深地认识到只有搞好民族团结才能谈得上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他带头做民族团结的模范,按照“四个人人”的要求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工作中,他业务素质过硬、爱校如家。2003年,焉耆县为早日进入自治区第二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他作为教研室副主任,在有关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加班加点,精心做好迎接新课改的各项宣传培训工作;起草了《焉耆回族自治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材料;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新课改的通识培训;深入课堂听课指导,举办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作为教研室副主任,他为焉耆县顺利实施新课改起到了“专家”的引领作用。焉耆县教育局、教研室和他本人分别被自治区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他带领一线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受到自治区总课题组的高度评价。他本人荣获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焉耆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为推进自治县“科教兴县”战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将五个乡(镇)初中部合并,成立了焉耆回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建校之初,他作为三中筹建工作组成员,被安排到三中做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完善有关制度、计划,布局校园文化,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业务学习等。2009年8月,县三中如期开学,他想组织交给的任务已完成,该回到教育局教研室上班了。可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组织又任命他为三中副校长,让他留在三中,主管教学教研和德育工作。因为考虑到他曾在县一中当过十多年老师,做了十多年班主任,在教研室负责过全县教学教研工作。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他在教学教研、班级管理、教学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新建的三中就需要像他这样懂业务的人。到一所拥有2500余名师生的民汉合校当副校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但对于他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组织对他的充分信任,忧的是到一所新学校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校无小事,方方面面都要操心,他本身就属于那种“工作狂”——只要干事就必须干好的人。肯定辛苦,怕自己身体承受不了。那是2005年7月,因意外事故,导致他左手臂骨折,左腿、右腿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先后在马兰部队医院、巴州人民医院做过三次大的手术。面对身体上的伤残和生活上的不“方便”,他也曾想过要找组织和领导让自己回到教育局教研室,但他最终没有找组织、找领导讲困难,毅然留在了三中。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三中的热爱,对农村孩子的热爱,对五个乡(镇)农牧民家长的负责,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在大家看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平常、很平凡,但他能做到把平常、简单的事认真做、坚持做,细微之处显人格,平凡之处见伟大,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焉耆县第三中学是一所以寄宿制为主的九年一贯制民汉合校,老师和学生全部来自于本县五个乡(镇)。学校刚刚成立,虽然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经验不足,但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都对三中给予厚望。“集中办学效益怎样,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怎样才能尽快把来自五个乡(镇)的汉、回、维、蒙等各民族师生紧密地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等课题摆在了学校领导的面前。俗话说“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学校领导的修身做人,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副校长的杨洪文给自己规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都要为老师作表率。要求老师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三中距县城约三公里,天气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