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病害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概念,掌握病原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园林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牢记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体系。植物病害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a爱尔兰饥谨(马铃薯晚疫病)b孟加拉饥荒(水稻胡麻斑病)植物病理学:研究经济植物发病的现象、原因、原理、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科学。1.病原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植物病理学以研究生物因素为主。2.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展过程中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外的生长发育及其致病作用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一、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从而降低产量及质量,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指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a生物性病原:真菌等 b非生物性病原:除了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病理程序: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调,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各种不正常变化,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这种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病害三角:植物侵染性病害形成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寄主、病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3个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之间的这种三元关系,称为“病害三角”第二节 病害症状类型 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包括病状和病症病状:植物感病后由寄主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 病症:植物感病后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病原物的营养体和繁殖体。常见类型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等病状类型 花叶:植物感病后,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其他色素(花青素等)形成过多,而使植物的发病部位出现不正常的颜色。坏死:植物感病后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腐烂: 各个器官b. 溃疡:木本植物的枝干c. 斑点: 是叶子、果实和种子局部组织坏死的表现d. 炭疽:叶片和果实上,坏死病斑上轮纹状排列的黑色炭质小点3. 畸形:植物感病后,细胞或组织生长过度或不足而造成。a. 矮缩和丛簇:矮缩是植株各个器官的生长成比例受到抑制;丛簇是主轴节间缩短。b. 肿瘤:植物根、枝、干上局部细胞增生。c. 丛枝病:植物主枝或侧枝的顶芽生长被抑制,侧芽、腋芽迅速生长或不定芽大量生长,使新梢密集成扫帚状。d. 变形:受病原物侵染,植物的发病器官肿大、皱缩,失去原有形状 e. 疮痂:叶片或果实上局部细胞增生并木栓化隆起,形成粗糙的表面。4. 萎蔫???5. 流脂流胶 植物感病后,自病部流出树脂或树胶。桃流胶病病症: 1.粉霉状物 搓—光滑,粘,有水 蔷薇白粉病、葡萄霜霉病 2.粒状物 3.锈状物(禾本科) 4.线状物 5. 脓状物 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有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三 病害症状类型在病害诊断中应用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主要表现:异病同症、同病异症、症状潜隐等方面。 园林植物病害的侵染性病原病原真菌一) 1.真菌的营养体:吸收营养的结构,为菌丝体。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特殊的结构, 在真菌的繁殖和传播、抵抗不良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2. 真菌的繁殖体(1) 真菌的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游动孢子 2)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4)厚垣孢子 菌丝中个别细胞膨大,细胞壁加厚,有休眠功能5)芽孢子 如酵母菌6)粉孢子: 由菌丝自分隔处断裂而形成的无性孢子,外观上呈粉末状。(2)真菌的有性繁殖: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a子囊孢子:配子囊结合发育成子囊,子囊中形成的孢子叫子囊孢子,一般8个。b担孢子:由双核菌丝上产生的担子上形成的孢子。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c接合孢子d卵孢子真菌的生活史:真菌孢子经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例外,半知菌只有无性阶段。转主寄生:锈菌特有的一种现象,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很远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半知菌:只发现无性态,没有产生性孢子的能力,或还没有发现它的有性态,这类真菌统称为半知菌。二、细菌 植物细菌病害的特点:细菌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坏死性的斑点、腐烂、萎蔫和肿瘤细菌一般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水孔、气孔)侵入寄主植物。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以便进一步扩展。在田间,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流水进行传播。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寄主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促进病害传播,创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