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史其一左思
貓頭鷹的國文講義:左思 詠史 (104三民2-9)第 PAGE 1 頁※ 左思壹、名籍左思,字太沖,臨淄ㄗ(今山東省淄博市)人。約生於魏齊王嘉平四年(西元252年),約卒於西晉惠帝永興三年(西元306年),年五十五左右。貳、家世左思出身齊國左公子的後代。父親左熹ㄒㄧ字彥雍,出身於小官吏。左思的母親早死,兄妹均以文才出名。左思出身寒微,其妹左芬 左芬:又作左棻。字蘭芝。善於詠詩作文,以才女聞名於當世。晉武帝聞而選入宮中,拜為修儀(宮中撰寫文書的女官),後納為貴嬪,世稱左貴嬪 左芬:又作左棻。字蘭芝。善於詠詩作文,以才女聞名於當世。晉武帝聞而選入宮中,拜為修儀(宮中撰寫文書的女官),後納為貴嬪,世稱左貴嬪。武帝重其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其五言詩作,現僅存感離詩一首。晉武帝為史上著名荒淫之主,後宮嬖(ㄅㄧˋ,舊時出身卑微而受寵幸的人。)幸近萬人;而左芬並非以美貌入侍,其宮中生活之苦悶不難想見。參、生平經歷才智未開的童年他家世代傳承儒學。父親左熹才幹出眾,由小吏一路被提拔,最高曾任殿中侍御史。相較於優秀的父親,左思小時候不論是學書法或彈琴,總是未能達到父親的期望。有一次,左熹因此失望地對朋友說:「思所曉解,不及我少時。」 語譯: 語譯:左思通曉、理解的東西,比不上我小時候。《晉書》說左思「貌寢」,《世說新語?容止》更有故事刻劃左思貌寢的程度:「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岳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語譯:潘岳姿容俊美,神情佳妙。年輕時拿著彈弓到洛陽街上遊玩,遇到他的女子,沒有不手拉著手圍住他的。左思長得醜極了,也要學潘岳出遊。於是婦女們一起向他亂吐口水,弄得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但因當時門閥制度的限制,只做過一些小官,始終無法一展長才。從左芬離思賦自言「生蓬戶之側陋」,可見其因。立志以詩文名世在重視人物品評的六朝,相貌醜陋、口齒笨拙的左思,決意以詩文名世。他曾花一年時間作齊都賦,卻由於默默無名而未獲重視。後來,由於晉武帝徵召左思的妹妹左芬入宮,左思遂舉家遷至京師。在京期間,左思致力構思三都賦,家中的門旁、庭前、籬邊,甚至廁所都放著紙筆,偶得一句,便立即記錄下來。不僅如此,左思還請求到祕書省擔任掌管圖書典籍的祕書郎,以拓展自己的學識。就這樣,左思費時十年,終於完成了三都賦。三都賦成,洛陽紙貴 洛陽紙貴:晉代左思寫成三都賦後,時人競相傳寫,使洛陽的紙價上漲而昂貴。典出《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左思傳》。後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三都賦寫成後,起初並不受重視,但左思自認這篇賦比起班固、張衡之作毫不遜色,於是聽從司空張華的建議,前去拜訪當時享有盛譽的皇甫謐 皇甫謐(215~282)幼名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平涼)人。畢生耽玩典籍,病中亦手不釋卷,有「書淫」之稱。立志以著述為務,終身不仕。著有甲乙經(針灸學專著)、列女傳、高士傳 皇甫謐(215~282)幼名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平涼)人。畢生耽玩典籍,病中亦手不釋卷,有「書淫」之稱。立志以著述為務,終身不仕。著有甲乙經(針灸學專著)、列女傳、高士傳等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 金谷二十四友是西晉 太康時期,一個依附於魯國公賈謐,以政治為主的文學團體。以大富豪石崇為首,加上歐陽建 金谷二十四友是西晉 太康時期,一個依附於魯國公賈謐,以政治為主的文學團體。以大富豪石崇為首,加上歐陽建、潘岳、陸機、陸雲、繆征、杜斌、摯虞、諸葛詮、王粹、杜育、鄒捷、左思、崔基、劉瑰、和郁、周恢、牽秀、陳眕、郭彰、許猛、劉訥、劉輿、劉琨二十四人,他們經常在洛陽金谷園,談論時政,吟詩作賦,談論文學,所以被人稱為「金谷二十四友」。逝世:太安二年(303年)河間王司馬顒派部將張方進攻洛陽(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西晉時,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 八王之亂:西晉時,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互相爭殺,遂成大亂,史稱為「八王之亂」肆、文學成就左思遺留下來的作品很少,僅有賦三篇,詩十四首,多數的作品是藉文選、玉臺新詠得以保存下來。賦:《齊都賦》三都賦:嘗以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司空張華 張華(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省固安縣)人。官至司空。八王之亂時,因拒絕參與趙王倫、孫秀篡位陰謀,為其所殺。在晉資望甚隆,好提攜後進,陸機兄弟、陳壽、摯虞、左思 張華(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省固安縣)人。官至司空。八王之亂時,因拒絕參與趙王倫、孫秀篡位陰謀,為其所殺。在晉資望甚隆,好提攜後進,陸機兄弟、陳壽、摯虞、左思等人皆為其所稱揚。一生好學,博覽群書,撰有《博物志》,為著名志怪小說。所作詩文溫麗平雅,但筆力不高;鍾嶸評其古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