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峰 最疯时刻还没到
李峰 最疯时刻还没到 作为山水环球自驾俱乐部创始人,李峰曾经和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或朝着就业市场奔,然后过上平淡的工薪生活;或选择留在校园里继续深造。如今,他经常被人称为“中国单人单车自驾环球一周第一人”。 此刻,他泛美公路上行驶着。那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从“北美最北”的美国阿拉斯加,到“南美最南”的阿根廷乌斯怀亚为止。 从赌开始 李峰说:“旅游的情结是从2004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我没有多少旅游经验,不爱开车,不爱冒险,也不会换轮胎。”正是与“环球一周”这四个字如此格格不入的一个人,花费了4个月的时间,自驾了45000多公里,在22个国家留下了足迹。 其实,缘起仅仅是因为一个赌约。1992年,研究生毕业的李峰到了一家外企工作。与外国人共事,听得最多的关键词是“旅行”,同事经常谈论某人的哥哥从伦敦步行至莫斯科之类的事情。当时的李峰心里认为,“这是疯子的行为。”1998年,李峰在英国街头的一家酒吧喝酒聊天时,一位英国人说,他曾和儿子开着三轮摩托从英国途经中国到达澳大利亚,并问: “中国人有环球自驾的吗?为什么你不试一试?”喝高了的李峰宣布,“我5年之内会从北京开车到伦敦!” 后来,那位英国人给他寄了明信片,上面写着:我期待着2003年在伦敦看见你和你的车。“前两年,我只是把它当作玩笑。”李峰说,“但是后来我慢慢地当真了,直到2003年,我彻底下决心走这一趟了。”从2002年起,他逢人便说起他的旅行计划,他的签证全是单次的,这代表他只能一往无前地走,不能返回。 享受在路上 一个人的自驾全球旅行,李峰坦白,“确实挺辛苦,挺累,偶尔也会感觉孤单”。他曾经因为劳累而在异国生病过一次,甚至曾经最多的时候8个小时没有讲过话。“让我感到最快乐,而且逐渐支撑起我这次旅行的是我开了一辆挂着北京车牌的车。” 最让李峰印象深刻的经历是在法兰克福,他遇到一个七十多岁的中国大爷。当看到李峰的护照上的出入境印章,大爷硬塞给他钱,并叮嘱他路上要照顾好自己。在德国境内,他有一次把车停在服务区休息,有警察向他走来,请教中国车牌是长什么样的。 有人曾总结道,对旅行者来说,幸福不在目的地而是在旅行的路上。在比利时,李峰遇到一个当地人,他说他和他父亲曾在河南新乡住过好几天,所以对中国特别有感情。从这次经历开始他改变了心中对旅程的定义,“不断跟人聊天,我的性格从偏内向慢慢地改变。旅行从机械赶路,变成享受。” 引路疯行天下 2004年环球之旅两年后,李峰带着央视《文明之路》摄制组周游世界。队员喜欢喊他“李队”,仿佛这个称呼对漫长的二十多万公里的行车里程有着鼓舞作用。2007年,李峰和节目主要成员作为发起人,成立山水环球自驾俱乐部。 在俱乐部的官方网站山水网上,“自驾回顾”版块中以年为线索,清楚地记录着李峰与俱乐部成员的探索足迹。2009年,在李峰的率领下,12名队员用两个月时间,踏遍欧洲18个国家,走访这些国家举办过奥运的城市。2011年,他和会员们放弃了爱车,乘坐去南极的邮轮,登上南极大陆。去年, 他们穿越广阔的西伯利亚,跨过北极圈,沿着挪威的峡湾而下,跨越英吉利海峡到达伦敦,跨越爱尔兰海到达爱尔兰。在近2万公里的跨越亚欧大陆之旅中,他们创造了很多第一次,最让人骄傲的是“第一个到达欧洲大陆最北端北角的中国车队”。 驶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 走完2012北京―伦敦之旅后,李峰感觉到了自己的改变,一方面是性格,另一方面是心态。他说,“我的心态和2004年一样,还很年轻。”现在,他走在泛美公路上时,听说有个中国的探路者叫王进,曾经登顶7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他脑海立刻浮现一个念头:“我也要去登一次珠峰!”“现在我慢慢体会到,你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必须要做一些挑战,才能让自己坚信你现在还年轻。” 李峰在《中国之翼》杂志上分享过自己的旅行感悟:“旅行越多,偏见越少”。他举了南北方饮食的一个例子说,《舌尖上的中国》曾提到豆腐脑,还引发了微博上豆腐脑的甜咸之争。北方人说,从小吃咸,豆腐脑加糖不可思议;而南方人却说甜才是人间极品。在李峰看来,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等等,“看多了,你就会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对错之分”。 在路上,遇到困难和麻烦是不可避免的,这时陌生人的帮助会显得尤为可贵,“我现在特别懂得感恩。每一次在有难的时候,总会有素不相识的人帮助我。”然而,旅程中的遇见是短暂的,李峰还没来得及报恩的时候,往往他们已经走了。所以,李峰选择了把善意继续传递下去当作报答的一种方式。每当看见路边有人车抛锚了在焦急地等待时,他总会停下来,主动问是否需要帮助,“就像当初那些人问我一样”。 李峰曾转过一条微博:请用一个字来形容自己。他的答案是“疯”。德国,是李峰曾三进三出的国家。路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