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川剧四个伪命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叩问川剧四个伪命题

叩问川剧四个伪命题   4月一个周日的下午,四川省川剧院门庭若市,200多位银发灰发的老人,相互交谈着陆续对号入座,等待着他们的饕餮盛宴――4部川剧经典折子戏上演。几名年轻观众到得较晚,在开演前仓促落座。绛红色大幕徐徐拉开,观众安静下来,锣鼓声渐起。《别洞观景》中白鳝仙姑的身段优美灵动,极富生活情趣;《踏伞》一折词牌幽默,引发剧场内笑声连连。   如此引人入胜的川剧表演,为何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一杯冲泡得淡而无味的盖碗茶?川剧的振兴,这个喊了30多年的口号,到底要振兴什么?那些既定的命题和曾经被我们预设的答案,资深专业的川剧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有4个问题是最容易让人误解的。   问题一:高腔阻碍了川剧的弘扬?   生活中,人们能随口哼唱几句的戏曲有很多,京剧《穆桂英挂帅》,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越剧《红楼梦》,唯独川剧没有一个能立马想起来哼唱的曲牌。   “川剧的高腔曲牌,说起来很丰富,但是这种丰富让人学不到、搞不懂。”天府古戏园的负责人廖晓建这样说,科班出身于四川省川剧学校的他,做过班主,也跑过摊,与川剧打了半辈子交道,却深深感到川剧高腔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川剧有5大声腔:高腔、昆腔、胡琴、弹戏、灯戏,这与其他地方戏曲只有高腔这一种声腔截然不同,也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这种不加器乐的“干唱”,极具艺术效果,能够带动剧中情节的升华,凸显人物的激烈情感,具有直击观众心灵的感染力,因此老戏迷们常常听完一段高腔大声叫好、起立鼓掌。在四川省川剧院经常上演的折子戏中,高腔就占据了半壁舞台,这也是因为观众对高腔执着的热爱。   虽说高腔不易唱,但也正是有了“学不到、搞不懂”的高腔,才让川剧有了立足之本。   “川剧的高腔不利于大众广泛传唱,这并不是一个劣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认为,“这种不利于传唱的特点,实际上提高了川剧艺术表达的门槛,通过这样高难度的艺术展现,更能够让观众的心灵得到一种震撼和慰藉。”   陈智林表示,川剧这种流派,本就是容纳了五湖四海的各家所长,融会贯通而成。高腔更是海纳百川、曲牌数目繁多,而且富于变幻,“一代代的老川剧艺术家在老曲牌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加工,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新的曲牌,因此才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也导致一个艺人穷尽毕生精力或许都不能学遍所有的川剧曲牌,而这最多只能称作是高腔的‘副作用’。”   问题二:演员和观众正在断代?   在成都市望平街香香巷里的天府古戏园里,一百多把藤椅全是给老年人准备的。每天下午,老戏迷们买一张15元的门票,泡一杯花茶,可以摇头晃脑听一下午的戏,个中惬意,只有老戏迷之间才能心领神会。   年过70的钟老先生,喜欢独坐在天府古戏园的一个小角落。尽管家住西一环,但他还是经常乘公交车来这里听戏。看到本刊记者的“格格不入”,他关切地问:“你们年轻人也听得懂吗?”在他看来,川剧肯定不是年轻人的“菜”了。   川剧演员和观众存在着年龄段“青黄不接”的现象,早已是被广泛讨论的话题。“这根本就不是培养演员的时代。”陈智林说,“从古到今,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应运而生’的,所以需要时代去造就他们。屈原为什么能够赋《离骚》,是因为他处在一个艰苦又失意的心情中;司马迁做《史记》,也是在特定的环境里。”   30多年前,四川省(包括重庆)有将近300个剧团,当时的川剧发展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是由于1979年传统戏剧解禁,川剧才有了井喷式发展的机会。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时群众的娱乐方式受限,并不像现在有名目繁多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等选择,因此一有空闲时间,大人就带着小孩一起去看戏。川剧当时的兴盛和活力,也被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而如今,四川省能够独立演出且活跃的剧团只有十来个,演员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少。   “其实观众不存在断代问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而川剧是四川孕育出来的特殊文化,它与四川人本就是密不可分的。”陈智林谈到,“鲁迅谦虚说不懂戏,但他却精要地点出,戏曲是文以载道、文以载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人们明晓忠肝义胆、礼义廉耻等中国传统价值观。其实,川剧中有很多吸引年轻观众的元素,比如幽默搞笑的剧情、亮眼的妆扮、华丽的着装等。”省川剧院就曾受邀到清华、北大、南开等众多国内一流大学去为大学生表演,就是这些被大家认为最不喜爱川剧的年轻人,却把学校剧场挤得爆满。   “只要让观众提前了解一些川剧的剧情,再配上剧院字幕,连外国人都能静静地看完一场川剧演出,更不用说我们的本土观众了。”廖晓建对观众很有信心,“川剧演员和观众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川剧会消亡。每一种艺术都有它的延续,川剧只要有它的一席之地就足够了。”   问题三:川剧要迎合时代口味?   今年3月,《尘埃落定》再次搬上成都剧场,这部斥资百万、国家一级编剧徐?做导演、成都市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