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灭活研究新进展.docVIP

血液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灭活研究新进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液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灭活研究新进展

血液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灭活研究新进展   【摘要】目的: 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率高,导致了血液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污染率高,血液制品生产工艺中现有的病毒灭活方法(如如亚甲基蓝光化学法)不能将人细小病毒B19有效灭活。因此存在经血源传播人细小病毒B19的风险,所以对血液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有效去除、灭活刻不容缓。一种新的短波紫外灭活法对细小病毒B19灭活效果好,蛋白回收率高,具有很好的研究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B19;血液制品;感染率;紫外灭活   New progress in study of inactivation of human parvovirus B19 in blood products YANG Bojia1, ZHANG Xianpeng1,PAN Xiuyin2, NIE Xingjiao2, CHEN Sai, ZHANG Li, LU Jianming. 1.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Zhijiang People’s Hospital, Yichang, Hubei 443200, China; 2.Yichang Blood Center; 3.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ichang; 4.Xingshan Substation, Yichang Blood Center; 5. 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Ren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high infection rate of human parvovirus B19 (HPVB19) in blood donors resulted in the high pollution rate of the HPVB19 in blood products. The current methods of virus inactivation in processing technique on blood products (such as methylene blue chemical method) could not inactivate HPVB19 effectively. There was a risk of blood transmission of the HPVB19, so it was most urgent to eliminate and inactivate the HPVB19 in blood products. A new method of shortwave ultraviolet had good effect on HPVB19 inactivation, and the protein recovery was high, so it showed a good future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PVB19; Blood products; Infection rate; UV inactivation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623-01   血液制品不可替代的疗效和安全性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控制是血液制品(血浆蛋白衍生物)的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关键,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都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可经血/血液制品传播的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细小病毒(B19) ,巨细胞病毒(CMV)以及人类朊病毒[1]。现阶段,国内外普遍采用原料血浆病原体筛查、原料血浆检疫期管理和血浆蛋白分离过程中增加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等不同手段,进行病毒安全性控制,以最大限度降低血液制品病原体污染的风险。另外各种病原体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从生产源头起作用,以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成为迄今为止最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原料血浆的病原体早期筛查。该方法显著降低了HIV、HCV和HBV的血清学检测的窗口期,HIV可以减少10-11天、HCV可以减少57-59天、HBV可以减少30天,从而显著降低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污染血液制品的风险[2]。   1 人细小病毒B19   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简称B19),最早由Cossart于1975年在筛选献血员乙型肝炎抗原时发现,是已知唯一对人类致病的细小病毒[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