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文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ocVIP

云南省民族文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民族文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近年来,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不合理的开发给民族文化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由于全球化、信息化、都市化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发生着持续的变迁,导致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在人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性质与作用时就已消失、解体,这无疑对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现状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保护措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一、红河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境内10个世居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按照民族文化资源的形式,笔者将红河州民族文化资源梳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类。   (一)有形的民族文化资源   1.历史遗存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纳楼长官司署、建水文庙、指林寺大殿、朝阳楼、双龙桥、个旧鸡街火车站、蒙自海关旧址、陈氏宗祠、企鹤楼、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等省州县市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县城;国家级旅游文化名镇――建水县临安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石屏县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石屏郑营和泸西城子村,还有元阳菁口哈尼文化民族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蒙自新安所。   3.古墓葬:个旧石榴坝战国时期墓葬群。   4.建筑类:古建筑包括石屏县的清代建筑来鹤亭、郑氏宗祠、文庙建筑群,建水县清代建筑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建筑群,红河县清代至民国时期建筑东门城楼及迤萨民居;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民族民居包括彝族(倮)民居建筑“石房子”,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合院式住屋”,哈尼族民居建筑“蘑菇房”,壮族、瑶族传统民居建筑。   5.工艺制品:民间工艺有建水紫陶、个旧锡工艺制品、乌铜走银、彝族四弦制作、烟盒制作、彝族民间竹编工艺、泥捏土陶、瑶族传统酿酒工艺。服饰工艺有彝族传统民族服装工艺、彝族阿哲服工艺、彝族阿细织麻工艺、哈尼族服饰、苗族蜡染工艺、苗族妇女服饰、瑶族传统染布工艺等。   6.博物馆:个旧锡都博物馆,红河州博物馆。   (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   1.民俗文化:彝族火把节、尼苏习俗尼子白、阿哲习俗闹亲唱灯、阿乌祭雨、德培好、尼苏花腰丧葬习俗;哈尼族二月昂玛突节、十月节、扎扎节、长街古宴、阿玛熬节、奕车支系传统习俗仰阿都;苗族花山节、采花山;瑶族盘王节、家神节、祖酿节、成年礼度戒;壮族沙人婚姻习俗、三月三节;傣族泼水节、男人节。   2.名人文化:红河州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故居、成就,如袁嘉谷、尹壮图、许印芳、曹士桂、周云祥、熊庆来等人。   3.饮食文化:蒙自过桥米线、建水豆腐、草芽、石屏豆腐、八面煎鱼、河口小卷粉、蛤蚧酒、元阳南沙干巴、红米、弥勒葡萄酒山楂酒、开远六果液、绿春玛玉茶;越南干果、蒙自年糕、甜?头、建水狮子糕、酥糖、石屏励志酥、个旧斗姆阁卤鸡等。   4.语言文化:《绿翠塘的传说》《芦笙起源传说》《虎剁生的传说》《弥勒寺的传说》、彝族阿细民间传说《阿细跳月的由来》、阿哲叙事长诗《爱佐与爱莎》、彝族阿细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大地山川神话《文笔塔》、建水县地方传说《双龙桥》、苗族《洪水滔天神话》、《爬花杆传说》、《情歌》、瑶族迁徙叙事诗《普舌信》《飘洋过海歌》、红河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十二奴局》《哈尼祖先过江来》、《哈尼阿培聪坡坡》《奥色密色》等口述文学;彝族古籍文献《尼苏夺节》《彝族创世纪》《太阳历》等;彝族、哈尼族语言及文字。   5.音乐舞蹈:音乐类有洞经音乐、花灯传统戏剧、传统歌《阿细跳月》、阿细女子唢呐。彝族姆基山歌高山腔、尼苏民间乐器鱼鳞片吹奏、矿区矿山歌谣、《指路经》《阿娥柯》《打场歌》《放牧歌》等,哈尼族“多声部”音乐、《都玛简收》《阿罗欧滨》,苗族《婚姻喜事歌》《丧葬祭祀歌》,瑶族仪式歌《破理书》等。   舞蹈类有彝族花灯歌舞、传统舞阿细跳月、烟盒舞、木雀舞;壮族歌舞、唢呐;哈尼族传统歌舞《同尼尼》;布依族传统花灯;彝族尼苏土风舞《阿尼西山妮》、彝族民间舞蹈《板凳舞》《彝族三步弦》《祭祀舞蹈》《朴喇鼓舞》《娱尸舞》,彝族(阿乌)《古代兵器舞》、彝族白彝民间舞蹈《三步乐》、彝族(泼瓦拔)支系民间舞《三步弦》;哈尼族民间舞蹈《地鼓舞》、苗族《芦笙舞》、民族民间舞蹈《阿细刀舞》、寺庙祭祀舞蹈《祭孔乐舞》。戏剧类有《弦三宰羊》《高跷》《彝族花灯》《爬杆舞》,泸西县汉族民间曲艺“泸西花鼓”。   6.美术工艺:彝族(尼苏)传统剪纸工艺;弥勒美术品面塑;石屏微雕、龙武镇花腰;绿春民间剪纸。   7.信仰文化:图腾崇拜有哈尼族的祭龙,彝族的祭火、祭山等。宗教信仰有哈尼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红河彝族的泛神论崇拜、沙甸回族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