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淖尔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巴淖尔市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之一的巴音满都呼,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宝音图苏木,中外科学家、科学考察团曾多次进行考察、研究,先后发现了驰龙类、单爪龙类、角龙类、甲龙类、多角兽类、龟鳖类、鳄类、蜥蜴类、哺乳类等多种不同的脊椎动物化石以及蛋化石。特别是发掘出的从幼年、成年到老年的原角龙系列化石,较系统地揭示出该动物群的演化历史,显示晚白垩世原角龙动物群的进化史,巴音满都呼地区应是原角龙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此外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恐龙蛋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这里是研究恐龙演化、灭绝等生物进化的重要科研基地,是我国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产地。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前言   恐龙是一种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曾生活于地史时期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晚期至晚白垩世末期,距今约2.2亿年至6500万年前。在统治地球1.5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它们主要按腰带结构分成两大类:蜥臀目和鸟臀目,蜥臀目包括巨大的四足行走的植食恐龙和体型较小两足行走的兽脚类恐龙,鸟臀目均为植食恐龙,如身披骨板的剑龙、铠甲护身的甲龙、鸭嘴龙类等。造就了地球上有生命记录以来最繁盛、强大的陆生爬行动物,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绝大多数的恐龙却奇迹般地消失了,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谜。现在,我们只能凭借地球的“记录”――化石去探索恐龙世界的奥秘了。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恐龙化石达800多个属种,遍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也找到了恐龙存活过的蛛丝马迹。“恐龙”这一创立于1842年的名词,在今天已家喻户晓。   在中国大地上,东起山东半岛,西达天山之巅,北从内蒙古的戈壁沙漠与黑龙江的黑山白水,南到亚热带的云南与广东,至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省份及自治区都发现有恐龙化石。中国发现的恐龙化石从三叠纪晚期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末期,其中以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为主,可以说提供了恐龙演化历史中较为完整的记录。三叠纪晚期的恐龙化石在中国分布局限,目前仅仅见于云南的禄丰盆地;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大多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都有发现;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则多出露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山东和河南等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及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巴彦淖尔市巴音满都呼地区出土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富有浓郁的蒙古高原地域特色,在恐龙研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巴音满都呼地区恐龙化石形成的地质背景   在古生代的奥陶纪、志留纪、石炭纪时期,巴音满都呼地区为浅海一半深海区,形成了碳酸盐岩和各类碎屑岩。石炭纪之后,本区因构造运动而抬升。中生代侏罗纪及白垩纪为淡水湖泊、河流和沼泽沉积环境。在1亿年至8000万年左右,区内植被发育,主要为大量的蕨类、松柏类、银杏类、苏铁类及裸子植物,为该地区生活的大量植食恐龙及其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植食类动物又为肉食类恐龙提供了食物来源,从而形成了一个十分繁盛的白垩纪恐龙世界。白垩纪末期(6600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该地区不断抬升,气候发生了大的变化,由温暖潮湿多雨的气候逐渐演化为干旱、炎热、少雨的气候,变成了沙漠环境,部分生物灭绝。在新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全区大部成为剥蚀区,小部分地区形成古河流和淡水湖泊区。到第四纪,这里的山区、高原区为剥蚀区,而河套盆地和平原区以风成沙、河流和湖泊的沉积为主。   2.巴音满都呼地区恐龙化石赋存地层   本区恐龙化石主要赋存于两个层位: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和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巴音戈壁组主要产出早白垩世鹦鹉嘴龙类、小型兽脚类和大型禽龙类鸭嘴龙。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主要产出原角龙类、窃蛋龙类和原始哺乳动物。巴音满都呼地区出露的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整合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第二岩段之上。乌兰苏海组主要为河湖相堆积的砖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土黄色粉细砂岩以及粗砂岩和含砾砂岩,风成砂岩也较发育。   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为河流相、湖泊相和洪水沉积地层,含鹦鹉嘴龙、小型兽脚类等恐龙化石。   3.巴音满都呼地区恐龙化石研究简史   巴音满都呼地区地域辽阔,在浩瀚的侵蚀红层和碎屑岩之下埋藏着极为丰富的恐龙化石。这里对恐龙化石的考察、发掘和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来,先后有许多科学家、科学考察团涉足这里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1927年至1931年,由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丁道衡、徐炳昶教授等与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SwenHedin)、步林(BivgesBohlie)、安特生(Andersson)等联合组成“中瑞古生物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重点放在内蒙古的中西部。考察团在包头白云鄂博西南、固阳盆地、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阿拉善左旗等地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