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初审中贿人心理防线
浅析初审中受贿人心理防线 随着反腐对争的不断深入,贪污贿赂的职务犯罪日趋智能化、复杂化、群体化、隐蔽化,其犯罪行为大都具有预谋性和很强的反侦查能力的特点,客观上使得自侦案件在初查、突破、取证等方面大大增加了难度,导致初查成案率低。从实践看,笔者认为初查工作的步骤和方法有其本身的规律可循,不同性质的案件和个案也应有个性差异。以受贿案件为例,受贿案件在接触行受贿双方前一般不可能掌握到实质性证据,在初查的开始阶段,既要摸清受贿人情况,又要摸清行贿人情况,而且不能只摸个别情况,要摸排举报内容未涉及的尽可能多的行贿人情况,这样一到审讯阶段就不会走入死胡同,就会东方不亮西方亮。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实践中初查掌握的材料只是顺利突破案件的基础,没有过硬的审讯技巧,很可能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讲究策略,有效审讯是突破案件的重要条件。而受贿犯罪案件是受贿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或索要他人财物的行为。这类案件的特点是作案方式大都是单线联系,不留痕迹,所收贵重物品连同购物发票一并收下,行贿单位财务上难以直接反映贿赂支出的书证,行贿的个人更没有任何记载或记录,并且这些受贿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关系网也是错综复杂。由此要突破受贿案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外围获取了一定的证据,通常情况下还要突破受贿人的口供。这就要求侦查人员有的放矢地切实做好审讯工作。对受贿人的审讯,实际上是侦查人员同受贿人面对面的瞬息万变的特殊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活动,在这场心理互动战中,侦查人员必须牢牢把握主动权,始终驾驭整个局势。审讯中只有准确把握受贿人心理状态,巧用讯问技巧,适时加压减压,才能突破其心理防线获取口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破案的目的。 一、 受贿人的心理状态 根据实践,受贿人在接受审讯的过程中,主要具有一些恐慌的心理,对抗的心理,侥幸的心理,动摇的心理,畏罪的心理,以及供述事实后的翻供心理,且这些心理状态变化无常,相互交织在一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就这些心理状态和表现形式作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们的初查和侦查工作有所启迪。 (一)恐慌的心理 受贿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身份和权力的人,这些人一旦接受审讯交待了问题,昔日的当权者就可能变为阶下囚,心理上的落差很大,往往一般都会产生恐惧、慌张的心理状态。通常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外露的恐慌心态,多见于心理素质较差的人或是初次接受审讯的人,或者是见过世面不多的人,表现为惊慌失措、坐立不安、回答问题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词不达意。还有一种内含的恐慌心态,这些人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心理素质较高,接受审讯时表面上镇静自若,满不在乎,侃侃而谈,实质上内心空虚,漫不经心,外强中干,从神态上或者是不自然的动作上,均能够反映出这些人的恐慌心态。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想掩饰,但又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空虚之情,想交待问题又顾虑重重。 (二)对抗的心理 在审讯受贿人的经济问题时,这些人都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且非常强烈,谈问题矢口否认,怕受惩罚,自恃自己有职有权,以功臣自居,拒不交待问题,产生对抗情绪,这是受贿人对检察机关和侦查人员不信任,抵触甚至敌视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主观上反映出对法律和讯问人员的不满,客观上则表现为对讯问的抗拒。在其心理深处,认为讯问与个人需要、愿望和满足是相对立和抵触的。产生这种心理状态,客观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贿人有思想偏见,怀疑举报人利用检察机关整人,检察机关未掌握证据而盲目审讯受贿人;二是因为侦查人员的讯问方法不当,有的讯问人员讯问方法简单粗暴,态度生硬,表现暴躁,急于求成,采取违法的方式和不当言词,伤害了受贿人的人格和自尊心,激化了受贿人的对抗心理。对抗的心理经常表现为情绪冲动,性情暴躁缺乏理智,情绪反复无常,常见的对抗行为表现有:时而拒供、搪塞和抵抗;时而公开顶撞、出言不逊;时而对关键情节极力狡辩;时而喊冤叫屈、发泄不满的言语;时而对讯问人员的问话反映冷淡、漫不经心,甚至不予理睬,使讯问陷入僵局。 (三)侥幸的心理 这是受贿人企图凭借偶然原因或玩弄欺骗手法蒙混过关,自认为能够逃脱法律惩罚的一种自信心理,受贿人的侥幸心理,是对自己罪行暴露程度和犯罪后结局的一种认知心理状态。侥幸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受贿人认为,行贿受贿是一对一证据,自恃谋划周密,手段诡秘,伪装巧妙,作案手段高明,人不知鬼不觉,隐藏得较深,只要自己不交待就难以定罪。第二,受贿人轻视、怀疑办案人员的侦查能力和水平,认为只不过问问而已,只要没有可靠证据摆在面前,我不讲也奈何我不得。第三,受贿人都是有一定权势的人,利用钱权交易,编织了不少关系网,找到了不少靠山,总会有人替自己庇护说情、开脱罪责,致使检察机关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即使被检察机关找去谈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注重初中化学实验与生活实践联系.doc
- 注重学前儿童品德教育.doc
- 注重实践程序设计课程教学.doc
- 注重学生自信心建立.doc
-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生综合素质.doc
- 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doc
- 注重实验教学段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doc
- 注重校园环境景观设计.doc
- 注重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
- 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床分析.doc
- 2026年投资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500道含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6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300道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2026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考试题库500道及答案(新).docx
- 2026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考试题库500道附答案(综合卷).docx
- 智界 R7 2026款 纯电版使用说明书.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MATIC ET 200BL 接口模块 IM 155-8 PN SIMATIC ET 200BL 接口模块 IM 155-8 PN 使用手册.pdf
- 立功科技 SDR SDRAM42-45S81600J-16800J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享界 S9 纯电版使用说明书.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MATIC ET 200BL 分布式 I O 系统 SIMATIC ET 200BL 分布式 I O 系统使用手册.pdf
- Olly昂立ONLLY备自投装置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