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 店 子 学 区 中 心 校 年 级 学 科 导 学 案 课堂设计:任务分配: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中的通感手法,揣摩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声音的妙处,提高学生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2、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场面烘托和人物映衬难点:用感受和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声音展示要求:教师总结:课堂反思自主预习:一、作者简介: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江苏镇江)人。二、关于《老残游记》:《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是晚清中谴责小说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老残游记》借老残在游历中所见所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抨击,揭露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不惜杀民邀功,“急于做大官”的刽子手,在客观上有助于人们认识整个封建官僚集团的阶级本质,有其进步的一面。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场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他维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在书中明显的表现,由此可见,《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称赞这部作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三、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例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例二:“你笑得很甜”,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预习展示:1.熟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并给加点字注音。鹗 铮铮鏦鏦 羯鼓 遽 俱 煞 熨 伏贴 恍如 骋 余音绕梁 戚戚 合作探究:1.全文按_________顺序进行,依次写了( )--( )---( )三场表演。2.白妞的表演是重点,而写琴师的“__________“和黑妞的“_________”对表现白妞的____________起_____作用.3.除了琴师,黑妞和白妞外,还写了观众和梦湘先生,他们对表现白妞起什么作用?4.描绘白妞的出场抓住了她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5.白妞的表演分为五个阶段: 开始 ---------- 发展---- ------ 跌宕---------- 高潮---------- 结束初不甚大 ( ) ( ) ( ) 人弦俱寂 ( ) 暗暗叫绝 ( ) 耳不暇接 ( )6.表演过程中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试各举一例分析其作用。7.本文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突出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提升:1.《明湖居听书》选自?????????????? ,作者??????? 。和该书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还有 ??????????? 、???????????????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偌( ) 铮纵( ) 羯( ) 啭( ) 坞( ) 看坐(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屏气凝神: ②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4.本文的比喻用得非常精彩、贴切,下面是对本文比喻用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 A、文中把小玉初唱时的妙境比 成“吃了人参果”,“用熨斗熨过”,是因为小玉初唱时那种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美、舒畅 B、作者把小玉越唱越高的声音比作“一线纲丝抛入天际”,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玉声音的尖细,刚劲有力 C、用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的飞蛇作比,描绘出小玉那种宛转、悠扬,穿插回旋,急促多变的声音 D、作者用“放东洋烟火”来比喻小玉歌声的高亢 5.指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