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温度及厌氧好氧运行条件对聚磷菌衰减特性影响
不同温度及厌氧好氧运行条件对聚磷菌衰减特性影响 摘 要: 以富含90%±2%纯度聚磷菌(PAOs)的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为研究对象,考察了10℃厌氧、10℃好氧、20℃厌氧、20℃好氧4种运行条件下PAOs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对应衰减速率越快,4个系统在1~9 d里衰减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0℃厌氧:0.053/d;10℃好氧:0.050/d;20℃厌氧:0.072/d;20℃好氧:0.145/d。其中4个系统由于细胞死亡引起的活性衰减速率分别为:10℃厌氧:0.019/d;10℃好氧:0.017/d;20℃厌氧:0.019/d;20℃好氧:0.03/d,占总活性衰减的比例分别为:35.8%、34%、26.4%、20.7%。在9 d饥饿衰减期间,污泥中所含PHA与糖原的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同温度下,糖原在厌氧衰减过程中降解速率大于好氧;在同样的厌氧、好氧衰减条件下,温度越高糖原降解速率越快。 关键词:聚磷菌;强化生物除磷;衰减速率;LIVE/DEAD染色;聚羟基烷酸;糖原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3 强化生物除磷技术(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简称EBPR)已成为生物除磷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EBPR是以富集的聚磷菌(PAOs)在厌氧条件下吸收VFA用于细胞内合成PHA并且释放磷,好氧条件下分解PHA提供能量同时过量吸磷,通过排泥达到除磷的目的[1]。EBPR的设计大多是以ASM2号模型为基础,PAOs衰减速率作为模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获得其准确的数值对建立完善、实用的数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EBPR生物处理过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控制策略也具有借鉴意义[24]。水温的变化对于微生物衰减速率有重要的影响[5],在实际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季节温差变化较大,尤其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水温波动较大。目前对于EBPR系统衰减特征的研究主要是环境温度恒定在20℃左右,Lu等[6]采用PAOs纯度达到85%的EBPR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2℃条件下PAOs在厌氧、缺氧、好氧的衰减过程,Hao等[7]考察了同样是恒定环境温度在22±0.5℃的条件下PAOs和聚糖菌(GAOs)好氧条件下的衰减特征,而目前对于低温下PAOs的衰减特征的研究未见报道。所以本文采用已运行340 d的EBPR系统内种泥,考察不同温度对PAOs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的衰减特性,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手段鉴定分析细胞死亡引起的数量衰减所占比例[8]。 苗志加,等:不同温度及厌氧/好氧运行条件对聚磷菌衰减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衰减速率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衰减速率试验在3 L抽滤瓶中进行,取已富集PAOs浓度达到90%以上的EBPR系统内好氧结束时刻的种泥,持续曝气5 h后平均分装在4个小试反应器内,加入不含碳源的配水定容为2 L,采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其转速为100 r?min-1。1#,2#反应器放置在10℃恒温培养箱,3#、4#放置在20℃恒温培养箱。1#、3#为厌氧条件,试验过程中曝氮气以保证厌氧环境。2#、4#为好氧条件,控制空气流量为0.1 m3/h保证溶解氧在2.0以上。 4个反应器分别在第0、0.5、1、3、5、7、9 d取250 mL泥水混合物,6 000转离心5 min,用配水清洗2遍离心后放入500 mL锥形瓶中,加入0.127 5 g乙酸钠(200 mgCOD),配水补足500 mL,厌氧搅拌1 h,测定期间的磷释放速率。在运行的9 d内每天取泥样,测污泥浓度、PHA、糖原的变化。 1.2 试验水质 配水配方如下[9]:NH4Cl 1.02 g?L-1,MgSO4?7H2O 1.20 g?L-1,CaCl2?2 H2O 0.19 g?L-1,ATU(硝化抑制剂) 7.94 mg?L-1,微量元素溶液4 ml?L-1,其中微量金属元素成分为: FeCl3?6H2O 1.5 g?L-1,H3BO3 0.15 g?L-1,CuSO4?5H2O 0.03 g?L-1,KI 0.18 g?L-1,MnCl2?4H2O 0.12 g?L-1,Na2MoO4?2H2O 0.06 g?L-1,ZnSO4?7H2O 0.12 g?L-1,CoCl2?6H2O 0.15 g?L-1,乙二胺四乙酸(EDTA)10 g?L-1。4个反应器内加入Trisbuffer使系统维持pH值稳定在7.5左右。 1.3 试验种泥 试验种泥采用已乙酸/丙酸交替运行340 d的EBPR系统内污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分析,其PAOs的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