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八栋老宅安新家,他倾尽有只为留住乡愁.docVIP

为八栋老宅安新家,他倾尽有只为留住乡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八栋老宅安新家,他倾尽有只为留住乡愁

为八栋老宅安新家,他倾尽所有只为留住乡愁   经常带队出游的李晓春目睹一栋栋老宅小时的背影,痛心不已。他决定倾其所有,为这些被世人“抛弃”的老宅安一个适宜的新家……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把一栋百年老宅一块瓦、一片砖、一根料的分拆掉,标上号,装上车,运到数百里外,照原样在另一个古村落里安上家,如果说这是一个古建筑专家干的活,你可能会信;可若说这是一个导游干的活,你大概就不会信了。要是告诉你这不仅是一个不懂建筑的导游干的活,而且他一连替8栋老宅安了新家,你大概就更加不信了。   这个干了“大活”的导游叫李晓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古村落、古民居数量锐减,保护形势极其严峻。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百年古宅。经常带队出游的李晓春目睹一栋栋老宅小时的背影,痛心不已。他决定倾其所有,为这些被世人“抛弃”的老宅安一个适宜的新家……   老宅,是心中的念想   今年45岁的李晓春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南津关古镇的一栋四合院里。他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直到1988年外出上学才离开老宅。在李晓春的心中,老宅就是他的根,这里寄存了他所有美好的童年记忆。   据父亲说,四合院是“爷爷的爷爷建造的”。院子不大却结构复杂,大院套小院,里面居住着四户人家,四合院的大门一关,就像一个祖孙满堂的大家庭。屋后都是一大片树林,是李晓春童年最爱玩的去处,那里经常有斑鸠在其间“咕咕”地鸣叫,他总喜欢在放学后约上一群小伙伴们去爬树捉小鸟,掏鸟蛋……   成年后,李晓春不得不走出老宅,到异地他乡漂泊打拼。他打过工,创过业,后来进入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成都分公司工作,成为一名导游。   从事导游工作久了,李晓春发现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都爱游览那些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古建筑。一位65岁的台湾游客杜建年一边观赏一边不停地拿着相机记录古宅内的景色。他感慨地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摩天大楼等地标性建筑从来都不能真正体现她的美,只有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才让人越看越有味道。这些被历史浸润过的院落或阡陌,赋予了城市温润深厚的气息。”   2005年开始,南津关古镇开始拆迁改建,老宅也将难逃一劫。在轰隆隆的挖土机的席卷下,青砖白瓦的四合院消失了,原先的一大片树林也没了。看着把老宅被一点点铲除,只留下一堆废墟和断残的砖瓦,李晓春心想:“现在因为城市大建设,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老宅子在消失,等孩子们长大了,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都不知道祖辈们是如何生活的。”   于是,李晓春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城镇化进程中岌岌可危的老房子,希望在它们倒塌前把它们买下,运送到自己家,然后再慢慢地重建,他甚至还动员亲朋好友到四川各地搜罗古旧房子。得知李晓春这一想法,有朋友开玩笑说:“老李,你想当地主?”他表情严肃地说:“老宅,是我心中的牵挂,是我乡愁的缩影。我想让我的子孙后辈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听得到蝉鸣鸟叫,记得住乡愁 。”   为百年老宅安个家   2007年3月,李晓春从朋友口中得知,远在剑阁的山脊一个偏远小山村里发现一处清代道光年间的建筑。于是,李晓春开始了第一次收购古宅的漫漫长路。   当李晓春急匆匆的脚步停驻在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宅外时,他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这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霜的木结构老宅,当年的主人,是当地一位县太爷。宅子的状况相当糟糕,年久失修,早已荒弃,最让李晓春心疼不已的是,好好的一座老宅活生生被人锯了一面山墙,拆下的木料都被卖了。他当即决定要把这栋老宅买下来,搬回家,好好修葺一新。   所有人都觉得李晓春疯了,要把一整座老宅搬到成都谈何容易!可李晓春并没有气馁,2008年1月,他在温江区万春镇租了一块7亩左右的园子,准备将老宅安置在此处。   可收购中,李晓春却碰了钉子,这栋破旧的老宅竟涉及到8家人的产权,而且这8家人中有四五家人都外出打工,一时也联系不上。但他没有放弃,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跑了剑阁十几趟,一家一家去谈条件。时隔一年之后,2008年8月,李晓春终于办妥了所有收购手续,接着又花了两个月时间将宅子一块瓦、一片砖、一根料的分拆掉,标上号,装上车,运回温江。   回温江后,李晓春特意请来了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有“四川古镇之父”之称的季富政。李晓春诚恳地对季教授说:“现在传统的古民居正在以让人心痛的速度消失,真希望能?那些藏在偏远山村的、侥幸存下来的古宅能够保留更久。”季教授被李晓春的真诚打动了,他用了大半年时间进行设计重建,努力保持了老宅原有的韵味。   可即便有了季教授几乎完美的设计,但真正施工仍让人头疼。首先,第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就是清洁和除白蚁。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