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弟弟安息,旬姐姐苦寻18个债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为弟弟安息,旬姐姐苦寻18个债主

只为弟弟安息,七旬姐姐苦寻18个债主   90多岁的老母亲从大橱柜里拿出一个白色的信封,颤颤巍巍地交到大女儿朱庄女的手里。她说:“这里面是1900块钱,你收好,我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弟弟的那些债,只能靠你去还了。人死债不赖,这钱不能不还。”71岁的朱庄女接过信封,心里头很沉重。她和母亲为了帮去世的弟弟还债,已经坚持了7年,如今还差两位债主没有找到……这到底是笔什么样的债呢?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弟弟留下唯一的遗产是份欠债清单   2008年,朱庄女的弟弟朱庄明患肝癌去世,走的时候才49岁。朱家兄弟姐妹6人,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没结过婚,也没有工作单位。从查出肝癌到去世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全家人都替他可怜,替他难过。89岁的老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心痛难忍,每天以泪洗面。时间一晃到了2009年的周年忌日,这天,朱庄女帮老母亲在家整理东西,想把弟弟的一些旧物处理掉。翻着翻着,她在一件旧衣服的口袋里不经意地摸出了一张纸,打开来看,竟然是弟弟手写的一份欠债清单。上面罗列了18个人名,每个人名后面都跟着个数额,小猴子2500元,王阿三1400元,老四300元,粽子阿婆500元……看着弟弟留下的亲笔字迹,睹物思人,朱庄女和母亲不禁又伤感起来,想起了许多的往事。   朱庄女家是苏北人,兄弟姐妹6人,朱庄女是老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家都很穷,物质匮乏,居住环境拥挤。一家人有好几个孩子,饭吃不饱是常事,一个大饼要分好几份。所以,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感情特别好。   朱庄女的大弟弟上世纪60年代下乡插队落户,回到上海后身体不好,得了精神病,所以他一直没有结婚,和父母同住。当时,六姐弟中最小的朱庄明还没有成家,理所当然的,他承担起了照顾哥哥的责任。一年又一年,兄弟俩和父母,4个人居住在一套一室一厅的老公房里,经济困难,加上住房紧张,使得朱庄明在谈恋爱这件事上屡屡受挫。时间长了,他也变成了一个光棍。上世纪90年代,朱庄明下岗成了无业人员,没工作,也没老婆,他就随便做点小生意,过过小日子。去世的前几年,他一直在小区门口摆鱼摊,每天从铜川路海鲜市场批发点黄鱼、带鱼来卖。赚不到什么大钱,但也足够他一个人温饱。不摆摊的时候,他喜欢和邻居打打牌,搓搓麻将,在小区里的人缘非常好。   有段时间,朱庄明老觉得胃疼,大家都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没医保,嫌看病太贵,所以就在药房里随便买点胃药吃吃,能拖则拖。到后来他实在疼得受不了了,朱庄女就硬是把他拖到医院去看病。一检查大家都吓坏了,原来朱庄明已经到了肝癌晚期。医生判断说最多还有3个月生命。弥留之际,朱庄明拉着老母亲的手,愧疚地说:“妈妈,儿子没用,什么都没能给你留下。我就一个人,不想麻烦大家,身后事就一切从简,也不要留什么骨灰了。”老母亲当然舍不得儿子,一边流泪一边说:“庄明,你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是妈妈的宝贝。后事我一定会帮你办好的,你放心吧。”其他兄弟姐妹围在一旁,看到这幕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受,谁都想不到年纪最小的弟弟会走在最前头,连50岁都没有到……   朱庄明去世什么财产都没留下,兄弟姐妹出钱给他办了丧事,老母亲给他买了块壁葬。一年过去了,这张弟弟亲笔留下的纸,冥冥中成了他留给大家的唯一的纪念,也是唯一的遗产,只是这遗产还是个负数。   100块钱也要还,再难也要寻债主   朱庄女仔细地看这张纸,发现弟弟在上面列出的18个名字都是绰号,欠款的金额小到几十元,大到几千元,加起来总共1万多。他们住的是一个几十年的老小区,邻里感情很好。朱庄明做生意的时候遇到周转不灵,或者打牌输钱掏不出的时候,问东家西家借点钱的事时有发生。大家猜想,朱庄明的病来势汹汹,他可能是预料到自己没法还钱,于是就把这些欠款一一写下来,生怕以后忘记。但他又不好意思麻烦父母和兄姐替他还钱,所以去世之前也未做任何交代。想到这些,老母亲的心里又有点不好受,她对朱庄女说:“你弟弟既然写下来了,就是要还钱的意思,现在他走了,钱没还掉,心里肯定不安落。不管多少钱,我们都要帮他还掉,了了他的这桩心事。”朱庄女和其他弟妹听了点点头,都赞同母亲的说法。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当欠债人去世的时候,很多债就变成了“糊涂债”。朱庄明去世一年来,并没有一个人上门来讨债。这18个人中大部分是小区的邻居,平常大家感情就不错,抬头不见低头见,朱庄明问他们借钱也不打什么欠条。后来,朱庄明生病去世,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想想他怪可怜的,年纪轻轻就走了,所以主动消除了他的这笔债务。朱庄女陪着89岁的老母亲寻上门去还债,邻居们反而不好意思,推辞说:“算了,算了。人也走掉了,这点点钱就不要了。”老母亲对他们说:“人死债不赖,只要我们朱家还有人在,就一定把钱还给你们。”大家收了钱,心里挺感动的。   其实,朱庄女和母亲都是退了休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