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县1例误食草乌中毒调查分析.docVIP

托里县1例误食草乌中毒调查分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里县1例误食草乌中毒调查分析

托里县16例误食草乌中毒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讨论误食草乌引起的中毒事件,深刻认识植物里生物碱的毒性,体会野菜误食引起的中毒、救治病人和现场处理,进行宣传教育,避免食用野菜,出现人民健康损害。方法 在牧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和病人的救治过程就餐的16人中,13不等量吃凉拌野菜,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把乌头草当成野青菜凉拌而出现中毒,凉拌野芹菜的食用量和发病症状,死亡呈正相关。该矿点距托里县约90公里,途中遇到医院120救护车时已死亡4人,其他9人送到医院立即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2名死亡,重症病例1例,医院接受住院治疗6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观察救治过程。结果 乌头碱中毒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和昏迷而猝死[1]。误食乌头草野菜而引起食物中毒。结论 乌头碱中毒消化到中毒为主,生吃乌头草中生物碱含量高,吃越多死亡率越高,就医时间越长病情危险性越高。存在乌头碱中毒量和与时间的相关性。早发现早诊疗是抢救的关键。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关键词】 乌头草;乌头碱;食物中毒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份在托里县红山矿业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拉巴11号铁矿点13人食用凉拌野芹菜后,出现口腔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怀疑为食物中毒。送到医院住院急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据调查得知,矿点16人中,3人没有吃凉拌野芹菜,13名中毒者多少不等的均食用凉拌野芹菜,在食用过程中感觉口腔和咽部不适,有麻辣的感觉,以为是花树,辣椒的刺激作用。人陆续出现口腔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1.2 现场调查和临床诊治过程   1.2.1 中毒经过 托里县红山矿业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拉巴11号铁矿点共有16人,1人专职做饭。2010年5月30日中午14:15分16人开始午饭,饭菜为凉拌野芹菜,包包菜,葫芦瓜,馍馍,米饭14:30分开始,就餐的16人中,13人陆续出现口腔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罹患率为81%,事情发生后,矿点负责人首先将中毒情况报告了最近的拉巴派出所、同时??系了托里县医院,并用车把中毒人员送住医院抢救。该矿点距托里县约90公里,途中遇到医院120救护车时已死亡4人,其他9人送到医院立即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2名死亡,重症病例1例,较轻微6例。据调查得知,矿点16人中,3人没有吃凉拌野芹菜,13名中毒者多少不等的均食用凉拌野芹菜,在食用过程中感觉口腔和咽部不适,有麻辣的感觉,以为是花树,辣椒的刺激作用。凉拌野芹菜的食用量和发病症状,死亡呈正相关。   1.2.2 现场调查 2010年5月30日上午,负责做饭的职工发现矿点附件有野芹菜,就采摘一些拿回食堂,用水过后凉拌午餐使用。食品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和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到采摘现场找到了采摘的植物残部,对该植物生长的地理环境,共生植物及同样的植物进行了拍照和采集,连同呕吐物、中毒人员血液及死亡人员病历共同送到北京职业病研究所进行鉴定。   1.2.3 临床表现年龄分布 潜伏期:15分钟,性别与年龄:中毒病人中男性12人,女性1人;发病年龄最小21岁,最大年龄42岁。21岁-30岁4例,占30.77%;31-40岁5例,占38.46%;41-45岁1例,占7.70%。中毒人员均为外地民工。临床症状:中毒病人以口腔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抽搐等中毒症状为主,其中口腔麻木占100%,四肢麻木占80%,全身无力80%,恶心和呕吐占100%,烦躁占46%,抽搐46%。治疗与转归:运送途中死亡4列,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其他7例经对症治疗7天后均恢复   正常出院。   1.2.4 实验室检查 病人呕吐物及血液、野芹菜、野芹菜共生物质、野芹菜生长的地理环境照片按采样要求处理后送往北京职业病研究所进行鉴定,结论为毛茛科乌头属准葛尔乌头草。   2 结 果   从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可见,所有中毒病人均在同一场所、同一午餐、食用了野芹菜、并在相近的时间内出现了相似的临床症状。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可以证实这是一起由误食有毒野生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根据野菜的性质、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结果提示,乌头中乌头碱中毒。   3 讨 论   芹分家芹(人工栽种食用芹菜)和野芹菜两大类,有些野芹菜有毒,不能食用,常见的是:毒芹和水毒芹。毒芹碱是一种生物碱,为强碱性,具有特殊刺激性鼠尿臭味,主要麻痹运动神经,对延脑中脑中枢亦具有抑制作用。乌头为毛莨科植物,药用其块根,主根为乌头,旁根为附子,其为乌头成分为乌头碱[1],草乌(乌头草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