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刻而丰富寓意,正统皇权象征
深刻而丰富寓意,正统皇权象征 【摘 要】修建于公元1771年的普陀宗乘之庙,是乾隆皇帝为庆祝其60岁寿辰而仿照西藏拉萨布达拉的格局和形态而建。普陀宗乘之庙的修建,不是纯粹的照搬布达拉,而是仿中有创、汉藏结合。寺庙的前部分,以规定等级和地位的琉璃牌坊为界,主要是汉式建筑。但是就在这个部分里,在乾隆皇帝叙述建庙缘起的碑亭后,有一组非常特别的建筑:五塔门。在三通道城门式建筑上矗立着五尊形制和颜色各异的藏式佛塔。宝塔下设通道,称为过街式塔。这种形式的宝塔例子很多。而普陀宗乘之庙内五塔横排下设三通道的“五塔门”式的建筑形制,在国内是孤例,所以,探讨五塔门的含义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综合前期的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五塔门上的五尊佛塔,代表的含义主要有两种:1.藏传佛教五大流派。2.五佛坛城。通过学习研究,作者发现五塔的含义非常丰富,除了以上两种外,还具有如下含义:3.佛教的五大。4.五行的五色五方。对于五塔的含义专家学者主要依从从佛教的义理探究,而本文研究却发现在五塔门这组建筑中,中国传统的五行五方竟然能和佛教建筑有机结合。更进一步发现,为了能与五行五方完美结合,五佛坛城,采用了不多见的金刚乘的宝部坛城,其中含义耐人寻味。 【关键词】五佛;五智;五大;五色;五方 承德的皇家寺庙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在承德先后修建了十二座佛教寺庙。普陀宗乘之庙,是其中面积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在寺庙第一个建筑碑亭之后,矗立着一座三通道城门式建筑,由于城门上方是五座宝塔,所以称为“五塔门”。 一、五塔门简述 把各尊宝塔的方位和排列顺序以及塔瓶形状加上目前常见的寓意做一表格分析如表1。 表1所述,将五塔的一些基本要素,如方位,颜色,形状做一简单对照,并注出一些常见的含义。藏式佛塔,造型独特,主要有三大部分:塔座,塔身,塔刹。融合了西藏最古老宗教--雍仲本教建造佛塔的法式与尼泊尔佛塔的法式,结构复杂,含义丰富而深刻,比如三大部分结构分别可以代表三界,三身,三密等等。 二、各种含义辨析 1.五大流派:这种解释说法,见于很多介绍外八庙的书籍中,流传深远,但是这种说法极欠妥当。首先,藏地,没有以某种颜色来判别教派的先例。虽然清朝称藏传佛教称为黄教,但并没有特别指出其它教派的颜色区别。其次,才丹夏茸仁波切,对各教派的颜色判别做了一个详尽的解说(http:///wumin/2009/05/07122878253.html)。相当多的藏地大德与此看法类同。故而,强烈建议停止使用此说法,以示尊重,以正视听。 2.五佛五智:这种解释,本文认为是正解。佛塔的塔瓶的装饰,具有代表是某一尊佛或菩萨的意义,是4种曼陀罗中的法曼陀罗的显示方式。五塔门上的五尊佛塔的塔瓶正中的装饰,与五佛的象征印记一一对应,当为代表五方佛,进而引出代表五智、五蕴、五识、五境等。五方佛,是大乘发展到密宗阶段的理论中心和教义基础,是密宗的宇宙观。五佛,又称作五方佛、五智如来、五智佛等,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之别。金刚界五佛,即毗庐遮那(大日如来)、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居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央之五解脱轮,五方佛,均由大日如来幻化。由于藏地佛教基本以金刚乘为主,所以本文为避免叙述繁复,胎藏界五佛不做涉及。 五方佛各居于中、东、南、西、北不同方位的佛国中,拥有自己的菩萨、明妃、护法等眷属,组成五个次佛国系统;五个次佛国系统又组成一个完整的佛国神系,数量庞大的佛教诸神及外来神?被系统地纳入这一神系中。五方佛被赋予不同的神格(宗教特性、功能),作为五佛部族的某一部尊,成为五部诸神之父,五佛部族的成员作为其“法子”也具有相同特性,如阿?佛为金刚部部尊,具有破坏威猛的特点,许多护法神和本尊神都被视为其派生;宝生佛为宝部部尊,具有财富神的特性,宝部族中的诸神也有具有相同神格;阿弥陀佛为莲花部部尊,佛教中的寿神多与此尊有关,如度母等。 五方佛,各代表一种智慧,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阿?佛代表大圆镜智,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另外,以注重方便或般若的某一方面为重点,又分出父续(方便、方法)和母续(般若、智慧、究竟)两大系统,配合修行次第,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描述各方佛神的曼陀罗。曼陀罗也称作满达、曼扎、曼达。意译为坛场,以轮围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供曼扎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以曼达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很多方法中最快速,最简单,最圆满的。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即大曼陀罗,种子曼陀罗,法曼陀罗和摩羯曼陀罗。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以五塔作为五佛的象征,组成一个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