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在恶性脑胶质瘤中应用.docVIP

厄洛替尼在恶性脑胶质瘤中应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厄洛替尼在恶性脑胶质瘤中应用

厄洛替尼在恶性脑胶质瘤中应用   [摘要] 该研究分析了EGFR或EGFR vⅢ过表达是恶性脑胶质瘤的生物标志特征之一。总结得出结论:EGFR抑制剂之一的厄洛替尼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对耐药机制进一步研究,对联合药物方案、药物使用先后顺序、剂量进行尝试,以获得更佳疗效。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97-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express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or EGFR vⅢ is one of the majo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glioma and summarizes that erlotinib, one of the EGFR inhibitors,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treatment method.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udy the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and do experiments on combined drug solution, use sequence and dose of drugs.   [Key words] Brain neoplasms; Glioma; Recep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恶性脑胶质瘤主要是指Ⅲ、Ⅳ级脑胶质细胞瘤,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脑胶质母细胞瘤、脑胶质肉瘤等。过度激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导致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局部浸润等,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可通过阻断细胞内酪氨酸的自身磷酸化,抑制EGFR激活,从而加速细胞凋亡。诸多临床试验使用厄洛替尼治疗初治或复发恶性脑胶质瘤,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1 初治恶性脑胶质瘤   Krishnan等[1]在Ⅰ期临床研究对19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9例患者中9例为穿刺证实脑胶质母细胞瘤,5例经肿瘤不完全切除,7例经完全手术切除,术后进行放疗(60 Gy)和厄洛替尼的分子靶向治疗,根据厄洛替尼每日剂量水平分为3组:9例100 mg/d、7例150 mg/d、3例200 mg/d,服药直至肿瘤进展,中位随访时间52周内,16例患者出现进展,13例患者因进展而死亡,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6周,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55周,治疗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严重口腔炎而减低剂量。该研究初步显示了厄洛替尼100~200 mg剂量范围内对初治恶性脑胶质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厄洛替尼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结论不一,N0177临床试验中[2]对97例脑胶质母细胞瘤进行放疗、替莫唑胺化疗联合厄洛替尼的综合治疗,厄洛替尼150 mg/d直至肿瘤进展。初步结果显示OS为15.3个月,但与欧洲及加拿大两项临床研究中的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数据相比[3-4],放化疗联合厄洛替尼未显示出明显的生存优势,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因中性粒细胞4度骨髓抑制出现感染性肺炎,2例出现4度呼吸困难,7例出现白细胞4度骨髓移植,4例出现血小板4度骨髓抑制。Peereboom等[5]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厄洛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效果甚微,且毒性较大,该研究显示3、4度骨髓抑制现象十分明显。在Prados等[6]的Ⅱ期临床研究中,共入组多形性脑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胶质肉瘤65例,同样采取放化疗联合厄洛替尼的治疗模式,OS达19.3个月,对比放化疗组历史数据(14.3个月),厄洛替尼组生存优势明显,3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多,但处于可控制范围内,研究还同时指出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状态、PTEN表达与治疗有效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 复发恶性脑胶质瘤   恶性脑胶质瘤治疗后一旦复发,预后极差,目前对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无标准方案,2006年后众多学者试图使用分子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来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Prados等[7]首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复发恶性恶性脑胶质瘤83例,治疗后4例出现部分缓解(PR),6例PFS时间6个月,对于未服用抗惊厥药物的患者厄洛替尼剂量推荐为200 mg/d,同时服用抗惊厥药物以及替莫唑胺的患者剂量为450 mg/d,对于仅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