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全麻苏醒期临床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全麻苏醒期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对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水平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全麻下择期行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D组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P组单纯靶控输注异丙酚。手术结束后,分别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清醒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 、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苏醒期T1、T2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D组低于P组(P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乳腺癌; 苏醒期; 镇静 随着乳腺癌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应用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已经成为乳房再造手术中最常使用的自体乳房再造方法[1],此类手术需要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和术后有着良好的镇静水平和苏醒质量。临床联合应用麻醉药物及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剂,可有效干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和应激反应[2]。盐酸右美托咪定是特异性的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并能降低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回顾性分析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对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水平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全麻下行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30例。年龄29~41岁,ASA Ⅰ或Ⅱ级,无心、肺、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病史,无非甾体类和阿片类药物过敏史,无长期服用镇痛和镇静药物史。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常规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异丙酚1 mg/kg顺序诱导,气管插管成功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3.3 μg/(kg?h),D组靶控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啶和异丙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2.2 μg/(kg?h),盐酸右美托咪啶血浆靶浓度设定为0.3 μg/(kg?h),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和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两组均于自主呼吸恢复时停药,患者清醒并满足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清醒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例数)和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资料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综上,右美托咪定能减轻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并提供满意的镇静水平和苏醒质量。 参考文献 [1] 欧阳钟石.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最新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8,11(6):33-35. [2] 徐伟,夏瑞,毛庆军,等.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抑制围拔管期反应的比较[J].广东医学 ,2010,31(19):2558-2560. [3] 顾伟,顾小萍,马正良,等.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2):1176-1178. [4] 旷满秀,郭曲练.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分析及处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4):108-109. [5] 吴意光,乔群,徐军,等.80例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5):328-330. [6] 李民,张丽萍,吴新民.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23(6):466-470. [7] Bloor B C, Ward D S, Belleville J P, et al.Effects of intravenous dexmedetomidine in humans: Hemodynamic ch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