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明清地法律制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明清地法律制度

第十章 明清的法律制度一 明朝的法律制度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朱元璋为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家贫困,曾给财主家放牛帮工,早年又被迫为僧。他亲历底层百姓的疾苦生活,目睹元末政治的黑暗现实,发誓要改变这种状况。1355年,朱参加元末起义军郭子兴部,屡建奇功。称帝后,朱元璋终于取得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他从元朝败亡的教训中总结出,元朝的灭亡,在于中央权力的软弱、官吏的腐败。所以他一方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重臣及地方政府的权力;另一方面,他采用“重典治吏”的方法,以达到更好地治民、治国的目的;此外,朱元璋还分别不同情况,在法制中采用“轻其轻者,重其重者”的方针,对谋反、大逆、罪大恶极的犯罪,一律采用重罪加重的处罚,而对有关礼教风化方面犯罪则从轻处罚。在明太祖执政的30余年(1368-1398)时间中发生的诸多案例反映了其法制的上述思想。胡蓝之狱(一)案情胡,即胡惟庸,蓝是蓝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是明初四大案中的两个。胡惟庸(?~1380),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于和州追随朱元璋,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转宣使、宁国主簿、宁国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本寺卿等职。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明朝建立后,于洪武元年设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职,为丞相的属员。朱元璋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其中胡惟庸在中书省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胡惟庸很早便以精明干练受知于李善长,李曾多次推荐和提拔他,后来胡惟庸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唐侄李佑,成了亲戚,因此,胡惟庸与李善长关系甚为密切。胡惟庸任丞相后,权势一天比一天大,便专权跋扈起来,不能自我克制。朝中有人命生死及官员升降等大事,他往往不奏请皇帝便径行处置。内外各衙门上奏皇帝的奏章,有不利于自己的,总是隐藏起来,不予上奏。结果,一时间各方喜好钻营之人及功臣武夫失职者,都争相投其门下。贿赂给胡的金帛、名马、好玩之物,不计其数。这样使胡惟庸的势力大增,他仗势也更加肆无忌惮,并极力排斥异己。大将军徐达深恶其奸,将他的不法之事上告朱元璋,胡惟庸得知后,即企图陷害徐达。刘基(伯温)病重,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医生前去看望,不久刘基暴死,胡惟庸成了重点怀疑对象,大家都以为刘基的死跟胡惟庸有关。朱元璋也对胡有所警觉,欲对胡以惩戒。一次,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在闹市奔跑,不慎坠落死于马车下,胡惟庸便处死了车夫。朱元璋大怒,令胡惟庸偿命,胡想以金帛了结此事,朱元璋不许,胡惟庸非常害怕,就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密谋,并通知各方跟随自己的人随其起事。胡惟庸还和当时被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往来密切,胡让二人在外地招兵买马,准备造反。胡惟庸的行为越来越离谱,性质越来越恶劣。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商暠时揭发了胡惟庸的阴谋之事,朱元璋忍无可忍,于是下令杀了胡惟庸。同时牵连被杀的还有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数人,这就是明史中著名的胡惟庸案。但此案尚未结束。胡惟庸被杀后几年中,胡惟庸的一些反叛之事又被揭发出来。洪武十九年(1386),有人交待胡惟庸有通倭之事。洪武二十一年(1388),大将军蓝玉北征大漠,捕获元朝旧臣封绩,负有禀告责任的李善长却不将此事奏于朱元璋,后来封绩交待了胡惟庸使其通元后主之事。洪武二十三(1390)年,李善长家奴卢仲谦告发了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情况;陆仲亨家奴封帖木亦告发了仲亨及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之事。至此,朱元璋震惊,认为李善长与胡惟庸有亲戚关系,已形成了反叛朋党,罪孽深重。随即处死了77岁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及其家七十余人。朱元璋并不就此罢休,继续追究与胡惟庸有牵连者,大开杀戒。最终,因胡案被诛或已死被追夺封爵的功臣共计有21侯,株连而死者共达3万余人。此案“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明史·列传》第196卷)。蓝玉,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勇敢善战,功绩显赫。他曾参加伐蜀、北征、讨西番、平云南之战。洪武二十年(1387)任大将军,二十年封凉国公。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为汉代卫青、唐代李靖。但蓝玉却恃功骄横,夺占民田,多行不法行为。洪武二十六年(1393),锦衣卫告其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此案被称作蓝玉案。 《明史·蓝玉传》卷一百三十二。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蓝玉案”,不仅大杀逆臣反将,更主要的是从制度上加强皇权。早在“胡惟庸案”之前的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便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置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民、刑、兵之权。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案发之后,朱元璋趁机取消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朱元璋直接统管六部。又设都察院监察百官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