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弹性绷带缠绕法对促进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恢复是人们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但由于其在人体承担的运动分工和自身解剖学特性的关系,致使其功能恢复较下肢更为缓慢和困难,有研究报道脑卒中后有69%~80%的患者残留有上肢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的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笔者根据Bobath的关键点控制理论,设计出一种弹性绷带缠绕的方法来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收到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纳入标准: = 1 \* GB3 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首次发病[1]; = 2 \* GB3 ②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能配合康复治疗; = 3 \* GB3 ③ 根据Brunnstrom6阶段评价法为 = 3 \* ROMAN III~ = 4 \* ROMAN IV阶段;排除标准:认知功能严重障碍、听理解能力严重低下不能配合治疗者或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好者; 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2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按照患者就诊的奇偶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弹性绷带缠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 平均病程 脑卒中类型(例) 偏瘫侧别 男 女 (岁) (天) 梗死 出血 左 右对照组 26 19 7 53.86±3.17 28.36±3.06 15 11 17 9治疗组 26 20 6 52.38±2.99 27.93±3.15 14 12 16 10二、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①床上体位及良姿位摆放:采用抗痉挛体位。②自我辅助训练:双手插握运动、桥式运动、转移训练、俄关节控制训练等。③神经肌肉促通技术:以Bobath技术为主。早期采用较强的促进手法提高软瘫肌肉肌力,并加强软弱肌肉收缩训练,从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④床边或座椅上坐位平衡训练、双杠内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指导患者穿衣、进食、转移及处理个人卫生等。⑥电疗:软瘫期患者进行低频性电刺激,电极片置于偏瘫侧肢体三角肌或肱三头肌上,频率为30 Hz,脉宽为200 p8,通电/断电比为5 s/5 B。波升/波降比为1 s/l 8,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每日1次,每次30 min,15 d为1个疗程;痉挛期患者进行痉挛肌电刺激,A路电极置于痉挛肌肌腱上,B路电极置于拮抗肌肌腹上,波形为方波,脉冲周期为1.5 s,脉冲宽度为0.3 m8,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佩戴一只用弹力布制作的有拇指但没有其余四指的手套,手套拇指尺侧缝制一条宽2.5~3cm的弹力绷带,在患者前臂旋后90度的情况下,把弹力绷带从拇指掌侧绕过拉向手背,呈“S”形旋转拉到手掌再从掌根旋转到手腕背侧,再从手腕背侧拉出绕过掌侧拉到前臂,如果张力较大,可以再绕前臂这样旋转一周用粘合扣固定。患者除了在进行运动疗法和洗浴时,可一直佩戴,在佩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手部颜色和毛细血管反应,如果手部颜色变紫或苍白,毛细血管反应变慢或变快都要及时去掉同定带,调整弹力重新固定。三、评定方法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①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0—66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由10项组成,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四、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版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和组内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和相依样本t检验。结 果根据数据显示在康复介入3个月时治疗组因1例复发脑卒中没能完成,对照组失去随访1例。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同期上肢运动功能、BI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