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的5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动态随机划分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预见性护理后无一例继发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9.23%)。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不断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致使其发生髋关节周围损伤的概率不断升高。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当前临床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是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1】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为了全面降低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率,笔者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的5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2例,其中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2.11±9.61)岁;体重指数(23.45±5.12)。研究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62.37±9.21)岁;体重指数(22.64±4.78)。对照组股骨颈骨折13例(7.69%),股骨头坏死11例(42.31%),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7.69%);研究组股骨颈骨折16例(61.54%),股骨头坏死9例(34.62%),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3.8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等基本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纳入标准 = 1 \* GB2 ⑴患者术前2周未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 2 \* GB2 ⑵患者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其他高危疾病。 = 3 \* GB2 ⑶患者无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炎病史。 = 4 \* GB2 ⑷体重(BMI)指数30kg/m2。表1 两组老年患者基本资料比较组别性别年龄(岁)MBI指数男女研究组(n=26)161062.37±9.2122.64±4.78对照组(n=26)151162.11±9.6123.45±5.12p0.050.05n0.051.3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饮食宣教,药物宣教以及功能锻炼等。(2)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操作如下: = 1 \* GB3 ①危险因素评估。采用Austar深静脉血栓形成评估表及时评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并告知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 2 \* GB3 ②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病人心理活动状态,运用HEART沟通模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鼓励安慰患者,疏导患者内心紧张、恐惧、忧虑以及对疾病认识的不足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3 \* GB3 ③术后预防性用药的副作用观察:术后第一天即开始口服抗血栓药物,拜瑞妥5mg每日1片,共服用35天。患者服用药物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术后伤口的出血倾向。保持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 = 4 \* GB3 ④术后功能锻炼:患者术后抬高患肢,麻醉消失前行被动肌肉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麻醉消失后即指导、督促患者主动行踝关节背曲及股四头肌有节律的收缩训练,每天300-500次,每日重复;术后第二天开始,直腿抬高练习,每天10-20次,每日重复;术后第三天开始,患者行髋关节外展训练;术后第八天开始,患者行髋关节曲髋屈膝训练和后下蹲训练,并注意保持膝关节高度一定要低于髋关节的高度。 = 5 \* GB3 ⑤术后早期下床: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地行走,从站立开始—房床边走--走廊上散步。循序渐进,开始时间15分钟以内,然后可逐步增加。 = 6 \* GB3 ⑥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避免进高胆固醇饮食,宜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及低脂肪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 7 \* GB3 ⑦保护下肢静脉: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在患者的下肢输液。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1.5评定标准 按ACCP-9最新指南规定,符合以下第1条或同时符合第2,3,4条者为DVT形成: = 1 \* GB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