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补偿,N+最合适.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 HYPERLINK / 最新招聘信息点这里 “中公快就业—专注于大学生求职/实习的招聘平台 更多 HYPERLINK / 求职技巧这里” 裁员补偿,“N+?”最合适 企业在碰上大规模的人员安置时,补偿方案的设计已经成为安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一定要谋定而后动,审慎决策。 2014年9月24日,知名多媒体软件公司Adobe突然宣布撤销并关闭在中国的研发分公司,并将在12月底停止运营,Adobe为此开出了N+5的超额补偿方案。受此影响,约400名员工从10月底开始被陆续遣散。 2011年,百思买关闭中国9家门店时,似乎用的也是类似“突然袭击”的方式,只不过百思买的补偿方案是N+2。很多人认为,当时百思买之所以能够顺利过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高于法律标准的补偿方案。 正当网络媒体对Adobe的补偿方案给予普遍肯定之时,被裁员工们却并不认可该补偿方案。Adobe此次涉及人员大多为研发人员,而百思买当时涉及人员多为门店员工,这两类人的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整体来讲差异明显。可见,Adobe和百思买面临的情况大不相同。面对着N+5这样一个远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方案,为何还会有人提出异议呢?一些被裁员工认为,该补偿方案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是否包含股票收入没有得到明确;二是Adobe在中国的研发分公司12月底停止运营,而有些员工股票在明年1月份到期,这会导致这部分员工损失一部分股票收入,需要公司予以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争议 《劳动合同法》对于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只有很概括性的描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个“平均工资”到底该如何确定,《劳动合同法》并未明确说明。为此,《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进行了详细解释,根据该条例第二十七条之规定,“……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涉及的是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应得”工资,也就是常说的税前工资,具体来讲,就是员工实得工资加上之前扣除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的个人部分,再加上个人所得税,这些数值之和,才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而不是员工的实得工资。 2.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包括员工所有的货币性收入,包括计时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口径,货币性收入被界定为取得的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而非货币形式界定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因此,加班工资理应纳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中。然而,司法实践中也有观点认为“经济补偿金应以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为计算基数”,而加班工资并不是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加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中并未列举出加班工资,因此认为加班工资不计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中。上海市高院在2013年1月的《民事法律适用问答》中明确肯定了后一种观点。所以,对于上海地区的用人单位来讲,可以按后一种理解执行。但在其他省市,哪种观点正确还是个未知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口径,股权投资属于非货币性收入,而不属于货币性收入,因此本次Adobe补偿方案中涉及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不应包含股票收入。 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员工月工资高于单位所在地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经济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封顶”。而Adobe补偿方案,打破了“双封顶”政策的上限,补偿标准远远高于法定标准。因此,如果经过双方的沟通和努力,Adobe将股票收入纳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法律上并不会禁止。 期待利益能否获得赔偿 在中国内地,员工离职时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都依据着两大原则:第一,法定原则,即非法律明确规定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可以不付;第二,“对前不对后”原则,即仅针对之前的工作年限进行补偿,而不会对剩余未履行的合同期进行补偿。这与一些欧美国家的法律规定不太一样。在一些欧美国家,如果双方签订的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雇主在没有合理理由解除该劳动合同的同时,还需要对剩余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进行补偿。 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期待利益的损失,是否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呢?这在劳动法领域尚无明确答案。但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违约方向守约方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时,“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对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