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邵东第一中学.PPT

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邵东第一中学.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邵东第一中学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小结 我国教育经历怎样的历程?有何经验教训?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 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 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标: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966年 1976年 1949年 趋势 年份 奠基 挫折 蓬勃发展 课堂小结 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 思考:开基创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1学前教育、大中小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2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思考〔学思之窗〕,回答问题。 1.拉开序幕 3.初形体系 2.制定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 (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 答: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教育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 〔学思之窗〕 田头识字学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1、表现: (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66年,废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 [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 2、影响: 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 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3、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动乱中的教育 example “北大” 红卫兵 批判校 长陆平 等“反动 学术权 威”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工农兵学员”。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1962年 1982年 1999年 2000年 1、重归正轨:邓小平 肯定、整顿、恢复、组织、倡导 2、蓬勃发展: 科教兴国; “三个面向” ⑴指导方针 ⑵具体措施 加快教育改革 “211工程”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希望工程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⑶成就 三、教育的复兴 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 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2002年9月8日) 李岚清作关于“科教兴国”战 略的报告(1998年6月) 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安徽省金寨希望小学 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 民办教育 新闻: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历程: 开创基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 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 经验教训: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从国情出发; 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