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史否定詞弗勿用法教案
否定詞“弗”、“勿”的用法在謂語的中心詞是及物動詞的時候,“弗”和“勿”所修飾的及物動詞一般不能帶賓語。這樣,“弗”和“不”是有分别的,“勿”和“毋”是有分别的。这兩對字在語音上是有非常明顯的對應规律的。“弗”和“勿”同屬古音物部;“不”屬之部(古讀平聲),“毋”屬魚部,上古之、魚兩部常常是相通的。在甲骨文中,“弗”和“不”、“勿”和“毋”的界限並不十分清楚。在《尚書》中,“弗”和“不”的界限也不清楚。但是,就多數先秦史料看來,“弗”和“勿”後面的及物動詞不帶賓語是無可争辨的事實。例如:(1)“弗”字。《说文》:“弗,矫也。”虚词“弗”与本义无关,是假借字。《广雅·释诂》:“弗,不也。”王力《同源字典》;“不、否、弗三字实同一源。”先秦时“弗”后的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战国时少用,如《荀子》一书中只用了一个“弗”字,余皆用“不”。汉以后“弗”、“不”用法开始混同。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②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③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孟子·尽心上》)(2)“勿”字。《说文》:“勿,州里所建旗。”虚词勿是假借。《说文》段注:“勿,经传多作‘物’,而假借‘勿’为‘毋’字。”用作副词。可译作“不要”、“别”、“不”。先秦时,“不”后及物动词不带宾语。①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論語·宪问》)②齊侯将許之。管仲對曰:“……君其勿許。”(《左傳·僖公七年》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④穷危之所在,民安得勿避?(《韩非子·五蠹》)直到漢代,基本上還保留着上古“弗、勿”的用法。例如:①公輸……作雲梯之械,設以攻宋,曷為弗取?……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勿能入。(《淮南子·脩务》)②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故而有显名者勿處也,无功而富貴者,勿居也。(《淮南子·人间》)③已矣!將军勿復言!(《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有人設想,“弗”是“不之”。的合音,“勿”是“毋之”的合音。这一種假設遭遇一個困難:“之”屬之部,“弗、勿”屬物部,之物兩部在上古很少相通的痕迹。如果從語法上講,倒是講得通的,那就是說,“弗、勿”是副詞兼代賓語的職能,在意義上等於“不之”和“毋之”。恰好上古語法規定否定句的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的前面,所以是講得通的。“不”字跟“弗”字正相反,除了否定不及物動詞之外,它所否定的及物動詞經常帶賓語。例如:①立不中門,行不履阈。(《論語·鄉黨》)②君子三年不為礼,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論語·陽货》)③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遥遊》)④聖人不從事於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莊子·齊物論》)“毋”(無)字《说文》:“毋,止之也。”容庚《金文编》:“‘毋’与‘母’为一字。”“母”字原像怀孕的妇女,属法令规定“不许干犯”的,因此这个字就演变为表禁止的副词。跟“勿”字正相反,“毋”字用於及物動詞前面時,一般須帶賓語。例如:①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詩·邶风·谷风)②信乃令毋斩广武君,有生得之者,购千金。(《汉书·韩信传》)③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孟子·告子下》)④將軍毋失時。(《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如果在一句(或相連的兩句)之中,“弗”、“不”並用,或“勿”、“毋”(無)並用,更足以證明它們的明確分工。例如:①弗食,不知其旨也。(禮記.學記)(“食”不带宾语,“知”带宾语“其旨”。)②君子勝不逐奔,揜函弗射。(《墨子·非儒下》)(奔:败逃的军队,作“逐”的宾语。揜函:指敌困急。)③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史记·袁盎列传》)(以上是“弗”和“不”的分别。)①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惮改。(《論語·學而》)②户开亦開,户阖亦阖,有後人者,闔而勿遂。毋践屦,毋踖(jī跨越)席。(《礼記·曲禮上》)③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崔瑗《座右铭》)(以上是“毋”(無)与“勿”的区别。)有時候,“毋”(無)和“勿”當“不”講,往往是指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或者是不希望出現的事情。例如:①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党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侧,王道正直。(《書·洪範》) (不要行偏,不要结党,王道坦荡;反:反道。侧:倾侧,偏离。) 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不)③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論語·學而》)(不) (以上“無”字。)①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他)不猜忌,不坚持己见,不固执,没有私心。)②子毋讀書遊玩,安得此辱乎?(《史記·張儀列傳》)③秦攻楚之西,韓梁攻其北,社稷安得毋危?(《史記·張儀列傳》) (以上“毋”字。)①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