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史学名家郑樵》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史学名家郑樵》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史学名家郑樵》教学设计 史学名家郑樵 教学目标: 1、了解史学名家郑樵的《通志》及生平。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史学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搜集“郑樵”的资料。 教学过程 : 谈话导入。 郑樵,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生于北宋崇宁三 年三月三十日(1104 年 4 月 26 日), 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 日(1162 年 4 月 26 日)。 郑樵一生不应科举, 刻苦力学 30 年, 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 他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 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1152 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 郑樵,郑樵仅用「豆腐、白盐、白姜、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 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 「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1157 年, 《通志》初稿完成,其中《通志》的「二十略」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 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宋郑樵生左(左丘明) 司 、 (司马迁) 千岁之後, 奋高掌, 迈远跖, 《通志》 可谓豪杰之士也…… 以作 , 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 」 郑樵一生专心著述,据统计达 84 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仅《通志》《夹 、 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及一些零散遗文。其《通志》为一部巨著,共 200 、 、 卷,分传、谱、略 3 部分。20 略共 52 卷,是全书精华。其中的《校雠略》和《艺 文略》是研究中国目录学、校雠学的重要文献。在《校雠略》中,他从理论上阐明 了图书采访、类例、著录、注释的观点。在《艺文略》中,他突破前人所用的四分、 五分、六分、七分、九分等文献分类方法,创立了 12 类、100 家、432 种的分类体 系,著录 10912 部、110972 卷图书,力图全面、系统地反映当时的文献存亡情况, 超越了前人,取得很大成就。 二、阅读资料,感受郑樵。 1、阅读书本资料“史学名家郑樵” 。 2、文中介绍了郑樵,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郑樵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你知道他的通志和他的六个第一? 三、了解郑樵,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 ,了解宋代史学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史学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史学家,让更多 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史学名家郑樵》教学设计 史学名家郑樵 教学目标: 1、了解史学名家郑樵的《通志》及生平。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史学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搜集“郑樵”的资料。 教学过程 : 谈话导入。 郑樵,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生于北宋崇宁三 年三月三十日(1104 年 4 月 26 日), 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 日(1162 年 4 月 26 日)。 郑樵一生不应科举, 刻苦力学 30 年, 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 他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 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1152 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 郑樵,郑樵仅用「豆腐、白盐、白姜、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 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 「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1157 年, 《通志》初稿完成,其中《通志》的「二十略」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 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宋郑樵生左(左丘明) 司 、 (司马迁) 千岁之後, 奋高掌, 迈远跖, 《通志》 可谓豪杰之士也…… 以作 , 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 」 郑樵一生专心著述,据统计达 84 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仅《通志》《夹 、 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及一些零散遗文。其《通志》为一部巨著,共 200 、 、 卷,分传、谱、略 3 部分。20 略共 52 卷,是全书精华。其中的《校雠略》和《艺 文略》是研究中国目录学、校雠学的重要文献。在《校雠略》中,他从理论上阐明 了图书采访、类例、著录、注释的观点。在《艺文略》中,他突破前人所用的四分、 五分、六分、七分、九分等文献分类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