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实名数------董仲舒王充较论-myweb-东吴大学.DOC

察实名数------董仲舒王充较论-myweb-东吴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察实名数------董仲舒王充较论-myweb-东吴大学

PAGE PAGE 1第十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輔仁大學中文系,2013.5.4-5刊登於《先秦兩漢學術》第21期,2014年3月,頁105-123察實名數――董仲舒王充思想較論蔡錦昌** 東吳大學社會系專任副教授、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關鍵詞兩漢思想、察實名數、董仲舒、王充、帝王術、士民學提要西漢董仲舒思想的特色可以用「深察名號」和「強勉道效」兩句話來概括。東漢王充思想的特色則可以用「驗實名數」和「對治虛妄」兩句話來概括。兩者所同者是「察實名數」,所不同者是前者為「帝王術」而後者為「士民學」。較論董王二人思想之異同,除有助於確定兩漢思想之本色外,亦可釐清中國歷史上道術之「帝王術」形態與「士民學」形態的分際,使魏晋玄學乃至宋明理學的「士民學」思想性格更為顯明易解。一、兩漢思想研究檢討 在今天所謂「中國思想史」的研究領域中,兩漢思想向來是個棘手的段落,不好處理。因為對今天的學院中人而言,先秦時期和魏晋南北朝,乃至更後的宋明時期,都有精采的思想,而兩漢時期則無。兩漢是經學成立和發展的時期,但經學是一種如同宗教教義或者國家意底牢結的教條,並非自由創造的、百花齊放的思想,故此並不精采。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雖然算很精采,但都是歷史著作,不算思想著作。算得上是思想著作的只有董仲舒、淮南子、楊雄、桓譚、王充、仲長統等人的少數著述,但這些著述的內容又多有陰陽五行或災異讖緯的怪異類比思想,不然即俗見橫肆而強詞奪理,不登思想的大雅之堂。因此,今日學人之專攻兩漢思想者不多,即使有,也以處理先秦、魏晋、宋明思想的方式來比照處理,以致更顯得兩漢思想之不倫不類,可觀者不多。 然而兩漢思想之所以顯得如此不濟,究其因由,只不過是不符合現今學院中人的「思想」觀念和相關的思考架構而已,並非其本身真的如此不濟。對現今學人來講,所謂「思想」,乃是英文所謂thought,是「思考」(think)活動的結果。然而所謂「思考」,乃是人作為一個主體(subject)所進行之構思對象的活動,不管所構思的是應事策略或者事物圖象,總之是一個暫時離開真實經驗世界的虛擬活動狀態,等於是「抽刀斷水水更流」。如此構思出來的事物――也就是所謂「思想」――其實是一種虛構的事物,並不真實存在於經驗世界之中,而只存在於意識世界之中,以意識世界代替真實經驗世界。不過,在當今的經驗世界之中,的確充斥著依照此種虛構事物之式樣來構作的事物,以致此種虛構事物顯得相當真實,甚至以虛構為真實,比真實更真實。譬如當今各種所謂「文化事物」,包括藝術作品、法規契約、儀式活動、學術論文、都市建築與土地規劃、民主選舉制度、浪漫愛情、族群認同、人權觀念等,對於現今住在都市裡接受過相當程度仿西式學校教育的人而言,都相當具有真實性,甚至很多人還認為它們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此,當這種人成為學者而又研究「中國思想史」,他們就會以此種方式來理解中國古文獻中的想法。他們之所以比較讚許先秦、魏晋、宋明時期的思想者在此,而不讚許兩漢思想者亦在此。 茲以新儒家經學專家兼中國思想史家的徐復觀先生所寫的《兩漢思想史》為例。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二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此書最先於1974年由臺北學生書局出版。 徐復觀認為影響整個漢代思想性格乃至往後中國思想性格的陰陽五行思想乃是一種錯誤倒置的思考方法。因為陰陽五行其實是人憑著對四時氣候變化的感受以及四時變化對萬物生存所發生的作用加以把握而得到的想法,但秦漢間的人,尤其是那些助成呂不韋領銜所撰之《呂氏春秋》的門客,卻反過來以陰陽五行的想法為真,以之作為四時變化之所以然的道理所在,乃至在「與天同氣」的想法下,將政治設施亦置於此架構之中,依名數秩序之安排而行。 同上,〈自序〉及本文頁1、20。 不止如此,徐復觀還認為陰陽的想法先有而五行的想法後有。五行之所以跟陰陽配搭在一起乃是戰國陰陽家鄒衍的創作,直至班固的《白虎通德論》才徹底成形,而且其說法斧鑿痕跡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二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此書最先於1974年由臺北學生書局出版。 同上,〈自序〉及本文頁1、20。 同上,頁11-14。徐復觀十分重視四時如何跟五行配合的問題,尤其是「中央土」如何安插於木春、火夏、金秋、水冬四分架構之間的問題。他認為起先安插在季夏並不合理,後來安插在四季之間而各主七十二日也不合理,斧鑿痕跡明顯。 徐復觀雖然認為董仲舒所開展的「天的哲學」有「屈君而從天」之限制君權的作用,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落實了《春秋公羊傳》本來之「撥亂反正」的宗旨,然而同樣的「天的哲學」也因其陰陽五行式的「深察名號」做法而開啟了往後緯書和《白虎通德論》中的諸種通俗怪誕說法,包括災異、更化和三綱五常等說法,遺害後世。總之,董仲舒的本意是可肯定的,但他自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