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用文言词语归类_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常用文言词语归类_1

初中常用文言词语归类   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      “谁”和“孰”。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敢问谁之罪也?(《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      孟常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 冯湲客孟尝君》)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 齐策》)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 公孙丑上》)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胡”,“曷”,“奚”      夫子何命焉为?宋何罪之有?此为何若人?然,胡不已乎?胡不见我于王?      (以上均见《公输》)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 魏风 伐檀》)      汝曷弗告朕?(《尚书 盘庚》)      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尚书 汤誓》)      子奚乘是车也。(《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曰:“奚冠?”曰:“冠素。”9《孟子 许行》)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      沛公安在?(《史记 项羽本纪》)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      “安”“恶”“焉”多用于反问句中,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      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韩非子》)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哉!1(《陈涉世家》)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韩愈)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吴人焉敢攻吾邑?(《吕氏春秋 察微》)      指示代词      1.“之”,“兹”,“其”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狼》      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此”“是”,“斯”,      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唐雎不辱使命》)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彼”,“夫”      是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 公孙丑下》)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      4.“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      5.“焉”,“诸”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此”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诸”相当于“之于”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余、予、臣、仆、寡人、孤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西湖游记》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臣未尝闻也。《唐雎不辱使命》      君与仆有何亲?《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子、君、公、卿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子何恃而往?《为学》      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时间副词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      向(乡):先前,从前。      既,已,业:已经。      尝,曾:曾经。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磋跎。《周处》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 留侯世家》      陈康叔公善射,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 孟尝君列传〉      2.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      方:当---的时候 正、适、会:恰好,正赶上。      方欲行,转视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