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来应是瓦尔登湖的模样 ——读《瓦尔登湖》有感专业: 姓名:学号:【摘要】本文写的是对梭罗《瓦尔登湖》一书的读后感悟。从《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梭罗诗意地栖居于自然的鉴赏和由《瓦尔登湖》引起的对环境伦理的思考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关键词】儒家哲学 天人合一 诗意生活 环境伦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有句话:“我心里一直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读罢《瓦尔登湖》,这句话条件反射般地映入我的脑海。我认为,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频发、各种环境威胁剑拔弩张的情况下,如果《2012》只能通过电影屏幕看到,未来应是瓦尔登湖的模样。瓦尔登湖早已11不再仅仅指梭罗居住的小木屋旁边的那个“瓦尔登湖”,亦不仅是那本被评为“美国文学中无可争议的6本或8本传世佳作之一”的《瓦尔登湖》,其实,它早已成了幽雅明净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瓦尔登湖》一书的副标题是《或林居纪事》,由此可见,这本书写的是梭罗本人在瓦尔登湖畔林居的实录。内容十分详细具体,在“经济篇”中还记载了建房的具体开支。梭罗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精神健康的构成要素”,“只有在自然中,人的灵性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自然还能医治在社会中滋生的许多道德罪恶,增进人的道德,因为自然的淳朴、纯洁和美丽能够砥砺我们的道德本性,更新和提高我们的灵性”。全书中透露出来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生活在自然中”从侧面展现了梭罗亲近自然、崇尚简朴的精神追求。这种强调人类—自然统一的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有所体现。在宋明理学的核心典籍——《西铭》中,张载开篇就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夫天地之塞,武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予也。”这阐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同样,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的特征就是体现“天地精神”。 这种“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和天人互动”的观念在《中庸》的宇宙观中亦有体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杜维明把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称为人类—宇宙统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类置身于宇宙的序列之中,而不是像人类中心的宇宙观所断言的那样,人类出于选择的需要或者疏忽之故而远离自然界。”可持续的天人关系、和谐的社会需要通过人类社会全体成员的自我修养来共同实现,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世界中平常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儒家哲学提醒我们,“要健全完整的世界观和健康的生态伦理,我们需要把我们渴望天人和谐的意愿与我们建设一个公共社会的共同努力结合起来。”玛丽·伊芙琳·塔克指出:“儒家天、地、人三才同德有赖于三者浑然天成并且充满活力的交汇。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随顺它的奇妙变化,人类的社会和政府就会遭遇危险。”梁漱溟认为应该在疏离自然和征服自然两者之间保持平衡。虽然他也承认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增强竞争力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他预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抛弃俗世的印度精神必将流行。他在晚年的时候已经预见到了汤因比的告诫:在汤因比看来,20世纪对技术的迷恋已经导致了环境的毒化,使人类的自我毁灭成为可能。汤因比相信,解决当前危机的任何方法都有赖于自我控制。然而,对自我的把握既不能通过过分的自我纵容来实现,也不能通过过分的自我禁锢来实现。21世纪的人们必须学会走中道,走中庸之道。发展中国家把经济发展和根除贫困放在首位,发展战略是在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制定的,因此,对环境的关怀被挤到了边缘。对经济发展的强烈迫切要求超过了对环境逐渐恶化的担忧,日渐紧迫的环境危机问题便被一推再推,始终到不了风口浪尖。“人类处境中最令人沮丧的一幕是,如果我们日益明确地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环境的恶化还不至于到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的程度,然而出于结构的、心态的、观念的和其他一些原因,我们却正在走向最终难以回头的不归路。先觉者教我们科学地、经济地、政治地、文化地和宗教地辨识这种自我毁灭的发展道路,然而他们竭尽全力奔走呼号却未能力挽狂澜,这一点令他们十分痛心。”《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可以巧妙地看作是对“先觉者”的安慰,“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高歌,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种反潮流的哲学立场、一种文化的反省:确实,它是对未来的展望,而不是对过去的怀念。”诗意地栖居于自然“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利。” 特别喜欢这句诗,每次读它,仿佛置身于自然中,扑面而来的是自由的清香。《瓦尔登湖》一书中弥漫着风光旖旎的田园的魅力,可以使“乡友们细致入微地探听我的生活方式”,梭罗在瓦尔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