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画画:《寻隐者不遇》作文5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诗画画:《寻隐者不遇》作文500字

学诗画画:《寻隐者不遇》作文500字   学诗画画:《寻隐者不遇》作文500字   这周,我学了新诗《寻隐者不遇》。全诗只有二十字,好背,也很有趣。   这首诗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更妙的地方在于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话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 那么问话必然是:“你的师父干什么了?”“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他上哪儿采药去了?”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一答,不难想见“我”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来吗?因而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一处?”不料童子却作了这样的问答:“云深不知处。”问话也没有明写,可是如果没有那样的问,又怎能会有这样的答呢?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比方说,你读到“云深不知处”的时侯,只要设身处地,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图画:“童子”一边说,一边遥指;“我”跟着“童子”遥指的方向望去,东边是白云,西边也是白云;苍峦翠岭,时露林梢,时而又淹没于茫茫云海。那么,“隐者”究竟何处“采药”呢?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我先画了“我”,然后是隐者的小弟子,可是我画小弟子时画鼻子太尖了,妈妈看了后笑了,说象狐狸,妈妈真是的!好吧,我就改扁一些吧。然后画上环境是在一棵松树下,还有绿地,接着童子指着的大山,还有那茫茫云海。      学诗画画:《寻隐者不遇》作文500字   这周,我学了新诗《寻隐者不遇》。全诗只有二十字,好背,也很有趣。   这首诗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更妙的地方在于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话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 那么问话必然是:“你的师父干什么了?”“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他上哪儿采药去了?”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一答,不难想见“我”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来吗?因而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一处?”不料童子却作了这样的问答:“云深不知处。”问话也没有明写,可是如果没有那样的问,又怎能会有这样的答呢?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比方说,你读到“云深不知处”的时侯,只要设身处地,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图画:“童子”一边说,一边遥指;“我”跟着“童子”遥指的方向望去,东边是白云,西边也是白云;苍峦翠岭,时露林梢,时而又淹没于茫茫云海。那么,“隐者”究竟何处“采药”呢?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我先画了“我”,然后是隐者的小弟子,可是我画小弟子时画鼻子太尖了,妈妈看了后笑了,说象狐狸,妈妈真是的!好吧,我就改扁一些吧。然后画上环境是在一棵松树下,还有绿地,接着童子指着的大山,还有那茫茫云海。      学诗画画:《寻隐者不遇》作文500字   这周,我学了新诗《寻隐者不遇》。全诗只有二十字,好背,也很有趣。   这首诗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更妙的地方在于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话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 那么问话必然是:“你的师父干什么了?”“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他上哪儿采药去了?”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一答,不难想见“我”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来吗?因而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一处?”不料童子却作了这样的问答:“云深不知处。”问话也没有明写,可是如果没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