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味亲情 教案正式的
第8课《品味亲情》湖北省地方课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一)活动设计背景 在当前社会的家庭结构类型中,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在家中,独生子女向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是太阳,父母等亲人成了围绕他们而转的月亮。他们不懂得体验父母的劳苦,对父母的恩情常是熟视无睹,有的稍有不如意就对父母大发脾气,顶嘴,甚至辱骂。从心理特点上来说,他们总关注自己的需要,凡事以自己我为中心,父母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格健全的人才,而人才人才,先成人再成才。对于当前的中学生而言,学会感恩更显得犹为重要,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才会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才会为自己的成长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设计目标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真诚、伟大、深厚、无私。让学生感悟亲情,理解亲情,让家庭生活因感恩而美好。3、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4、在今后的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份理解与关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感恩父母。(三)活动设计过程一、感悟亲情1、情景导入:听背景音乐《天亮了》 讲述《天亮了》背后的故事,让同学感受父母爱的伟大。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当满载着乘客的缆车,又一次上升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 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她以这个令人震撼的事件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并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2、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好吗? (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听完故事,欣赏歌曲后的感悟或者体会)师:(点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从我们牙牙学语到现在,我们父母为我们做的事情中,最令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生活中的感动吧!二、真情告白----------感受我的父爱母爱完成30面书上的空白,可以任选一个人物进行。(3分钟)班级交流。(5分钟)师:(评)同学们说的确实都很感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浓缩着无限的父爱与母爱,所以你们应该是最幸福的,因为你们拥有这么伟大的父母。他们真的为我们做了很多,可是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存在着一种情况?那就是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理解我们的父母,有时误会他们,甚至做出让他们伤心的事呢?推荐美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教师有感情地读。 教师:(1)、读完本文你有何感受?(2)、找出文章中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写出了当时母亲怎样的心情?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你以前是怎么想的?现在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