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卫生救护培训教案(同名).doc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驾驶员卫生救护培训教案(同名).doc

PAGE PAGE 16驾驶员卫生救护培训教案培训教师:程林(教师资格证书云04第010号,救护培训师资格证书滇2005第039号) 培训课时:培训对象:全州各汽车驾驶学校所有新训人员卫生救护知识教育培训。培训教材:《卫生救护培训手册》。参考资料:典型卫生救护成功的案例、学习笔记、、其它卫生知识参考资料。培训目的:1、了解卫生救护的基本常识,内容及救护时的现场评估;2、熟悉卫生救护的特征、救护原则和救护方法,在灾变发生时能够自救与互救。3、掌握针对发生的各类事故时的救护技术和技术要点培训重点:1、卫生救护的基本步骤与救护技术;2、各种类别事故现场救护;3、其它事故的救护。培训难点:课程安排:培训要求:培训内容:1、国内外急救医疗救护工作简介;2、卫生救护中创伤急救四大技术;3、意外事故和灾害的急救技术;4、现场心肺复苏救护的基本步骤与救护技术;5、常见急症处理;6、急性中毒的处理;序 言20世纪后20年至21世纪初,我国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经济发展、城镇、社区初步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态势下,向广大民众普及现代救护观念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为有效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现向您介绍卫生救护的基础知识。几种紧急救护方法: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意外事故急救、现场心肺复苏、觉常见急症处理、急性中毒、艾滋病及其预防等。因此,我们要人人学习急救,人人学会救人。第一章 救护新概念第一节 救护培训的意义及重要性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甚至有死亡的发生。因为,创伤的发生是不分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是超越国界的。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各种意外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创伤,年轻人发生交通意外和工伤事故占相当比例,此时伤者最需要的是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而我们是否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和指导他人帮助自己,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救护培训就是教会大家在院前急救的方法,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五大技术。通过学习你掌握了这些技术证明你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同时我们也要明确我们救护的目的,掌握救护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处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这此突发事件。早期有效的急救和治疗可减少这种创伤发病率和死亡率。什么叫做紧急救护?就是当有人发生意外或疾病发生时,目击者或救护员按医学救护的原则,使用现场可利用的资源,及时恰当地处理伤病员,维持生命,防止伤病恶化,将其尽快送往医院的过程。救护的目的:维持生命,防止伤病恶化,促进复原。第二节 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及救护程序一、现场医疗救护我国救护工作主要是依靠各级医院(包括企业、军队医院)开展,到1980年,卫生部、邮电部共同下达了开设全国120特种医疗急救呼救电话,在全国大部分市、县均已建立了120专线。 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的模式为: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重症病房。几乎所有城市均已建立有独立的或依托于一个大医院的救护站或急救中心,县一级则往往以县医院为依托,配备数辆救护车,实施院前急救。二、救护的原则1、安全原则。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以后,首先要对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确保自己和伤病员以及在场人员的安全。2、无危害原则。救护人员对伤者的处理是有益无害的行为,不会加重患者的损伤或病情。要做到这一点,哪就是我们的施救人员就必须是经过培训或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否则我们所做的努力就会事与愿违。3、寻求帮助的原则。在紧急事故或意外发生的现场,我们救护人员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求助于在场的旁观者,如:表明自己的身份,请人协助处理伤员,请人拨打120急救电话等。4、生命支持原则。通过我们所学的止血、包扎(防止失血性休克)技术、辅助畅通呼吸道(防止气道阻塞窒息),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技术来影响或推延病情恶化进程。5、争取时间的原则。时间就是生命,这是急救医学中的真理。人的心跳、呼吸一旦停止后,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即终止。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3秒钟感到头晕;10-20秒钟发生晕厥;30-40秒钟瞳孔散大;40秒钟以上发生抽搐;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脑细胞缺氧4至6分钟后就会受损,一旦超过6分钟,就会造成无法复原的脑损伤,10分钟后脑细胞基本死亡。大量资料表明,如果在呼吸、心跳停止的早期(1分钟内)即刻施行心肺复苏术,救活率近100%;4分钟内救活率近50%;4-6分钟的救活率近10%;超过6分钟的救活率近4%;10分钟以上的几乎无存活。如果及时的心肺复苏、及时供氧,帮助身体恢复循环功能,则可有效提高生存机会。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所以,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第三节 现场救护的基本程序(四个重要环节)第一环节:早期通路。到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