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主义音乐情感控制说——解读布里顿《中国歌集》op..docVIP

意象主义音乐情感控制说——解读布里顿《中国歌集》op..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象主义音乐情感控制说——解读布里顿《中国歌集》op..doc

意象主义音乐情感控制说——解读布里顿《中国歌集》op.58第3O卷第4期 2010年8月 黄冈师范学院 JoumMofHuanggangNormMUnive~ity V01.30No.4 Aug.2010 意象主义音乐情感控制说 一 解读布里顿《中国歌集》op.58 何淑芳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本文选择本杰明?布里顿的《中国歌集》(叩.58)为研究主体,试图探讨英美意象派诗歌运动对 布里顿音乐创作的影响,并用具体的音乐分析说明布里顿如何将英美意象派诗歌运动中有特征的感情表示 手法用音乐的手段呈现出来. 关键词:布里顿;《中国歌集》;意象;情感控制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0)04-065-04 音乐史中并没有意象主义流派,标题中所指 的”意象主义”是英美文学史发生于世纪交替时 的一场新诗运动——意象派诗歌运动的精神实 质;本文所指的”意象主义音乐”既不属于音乐中 流派的范畴,也不属于音乐家个人创作特色的总 结,而是专指一部作品——布里顿《中国歌集》① 叩.58——对”意象主义”诗歌手法在音乐创作中 的借鉴使用. 意象派诗歌运动源自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 “东学西渐”对英美诗歌带来的影响.中国宋代 诗词中通过呈现意象,含蓄地表达感情的自由诗 体被西方浪漫主义末期的诗人们迫不及待的追 随,模仿,它为西方浪漫主义末期无以复加的情感 表达找到一条新路. 《中国歌集》的作者布里顿正是在此文化潮 流下成长起来的”20世纪最有才能的英国作曲 家”‘.谈到布里顿对意象主义诗歌的关注, 还要从一次出行说起:1955年11月,布里顿和好 友彼得?皮尔斯②开始对东半球的音乐之旅,印 尼,香港,朝鲜,日本,泰国等东方国度音乐,文化 所体现出来的异域风情让布里顿欣喜如狂,唯一 遗憾的是二战后的冷战格局和中国的”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击破了布里顿中国之行的梦 想.布里顿在1956年初寄给好友的信中说:”这 次旅行我们在泰姬陵度过了愉快的圣诞节,被印 度人的幽默,美丽,热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 我们来到这儿,一个半岛(即巴厘岛),音乐 是极其丰富的,但它如同勋伯格的音乐一样复杂, 还有日本能戏……远东给我留下的美妙感受让我 着迷,不知道如果进入中国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丰 富……”j’’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拿起这本诗集③, 但是通过这次远行,我更想从中间多读到一些中 国……” 由此看来,布里顿对于没能零距离的接触中 国而感到十分遗憾,且把了解中国文化的期盼寄 托在对阿瑟?韦利的《汉诗一百七十首》研读中. 阿瑟?韦利,英国汉学家,翻译家,代表译着 《汉诗一百七十首》被称为”至今唯一尚有生命力 的意象诗集”[]’.在这部诗集中阿瑟?韦利 无论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涵方面都极力的遵从中 国诗歌的原貌. 通过《汉诗一百七十首》布里顿读到了中国 读到了中国诗词,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找到新的 情感表达方式. 收稿日期:2010-04-28 作者简介:何淑芳(1976一),湖南衡阳人,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 黄冈师范学院第30卷 1.借诗叹己作为被二战影响深重的国家, 布里顿个人也难逃厄运…’:他在美国的逗 留被指控为逃避灾难的背叛行为,而后来的拒服 兵役④也使他在政治地位上一度极为被动.对于 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积极维护和平的布里顿,这 种无依据的指控和误解给他造成极大精神压力. 如何借用六首诗词来表述自己对国事动荡的 忧心和不被理解的悲伤,我们先从诗歌的选择和 安排人手分析: 在一百七十首汉诗中,布里顿选用了以下六 首:(表一) 作者/出处朝代 《无将大车》诗经小雅春秋 《废琴》自居易唐朝 《秋风辞》刘彻(汉武帝)汉代 《牧牛儿》陆游南宋 《答友问》白居易唐朝 《麟之趾》诗经十五国风春秋 通过对作者/出处及诗歌位置编排的分析,可 以得出:(表二) 可见,布里顿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 无奈都通过自居易和陆游的相似经历来表达,而 将其饱含的和平理想又寄托于《诗经》中”仁爱” 学说,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汉武 帝”——政治局面操控者的”博爱”精神.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西方音乐史阶段中 情感表达的爆发期,作曲家们直接针对矛盾做音 响技法运用的宣泄.与其相比布里顿有很大的不 同:借古喻今,言人道己,这正是意象主义新诗运 动中借”意象”婉转抒发灰暗郁闷的心情的手段, 笔者认定为”情感控制说”第一个体现. 2.直觉提示庞德概括意象诗的定义为: “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 体.”l5】(啪所以意象主义倾诉感情的根本做法是 直接设立和呈现”意象”,只展现不评论. 在《中国歌集》中,布里顿很巧妙地调动演奏 或演唱者视觉,听觉因素将”意象”所指向的情感 用音符表达出来.以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