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云叱咤商海多元智慧
马云叱咤商海多元智慧 凡事总有两面性,马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虽说而今他跃然成为中国首富,阿里巴巴创下美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并且成为美国股市上市值第二大公司,引起全球关注,但马云却淡定地说:“成为首富没有感觉,钱是用来做事情的,我们拿回去的不是钱,是信任,是压力,是责任。” 互联网成就了马云的阿里帝国,却也使他备受困扰,他总是被各种接踵而来的谣言中伤。譬如就曾经有篇号称是他太太所写的文章“风靡一时”,说“他做了很多帅哥做不了的事”,这篇报道甚至出现在 “严肃媒体”上,令马云哭笑不得。他说:“我本来以为谣言会过去,相信的人不会太多。直到最近很多老朋友打电话给我,连我父母都相信了。幸亏报道中我太太的名字不正确,但这也让朋友们不好意思问我,以为我另娶了一个。”马云在分享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斩获成功的同时,也试图告诉我们如何在虚拟世界中用智慧辨别真假。 马云的商业谋略 1964年出生的马云长得很特别,美国《福布斯》记者对马云的描述是这样的:“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对于不帅的事实他从来不避讳,只是说:“我也不比别人多一个脑袋,人又瘦,还那么丑。不过我觉得一个男人的长相和他的智慧是成反比的。”确实,说马云是“创业教父”一点不为过,创业22年来,他创造了多个奇迹,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1992年,他第一次创业,成立海博翻译社,初次历练,就获得了重要的创业经验。3年后他创办“中国黄页”,初尝失败的滋味。1999年,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的他创立阿里巴巴,自此开启了辉煌的一页。一年后软银孙正义投资阿里,同年阿里举办“西湖论剑”。2003年淘宝网的成立和支付宝的诞生,使他的商业帝国日渐走向成熟。随后10年间,他的诸多商业运作前所未有:网商大会,阿里联姻雅虎,淘宝大战eBay,B2B上市,做阿里巴巴云,“双十一”线上狂欢,实行“合伙人制度”,拆分淘宝,布局物流,余额宝诞生,阿里巴巴移动新布局……从IT(信息技术)到DT(数据技术)一系列动作,尤其阿里巴巴美国重磅上市,催生了数十个亿万富豪及上百个千万富豪。这一切都是因为马云的商业谋略已经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20多年前,如今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马总曾经是在大学里教书育人的马老师,他说:“1995年,我离开教师岗位,出来创业,我对自己说过:10年后无论我失败还是成功,我都将回学校分享我的经验和教训。今天,很多人发现我特别花时间在分享创业经验上,其实这是我当过老师的本性,更是完成我当年的承诺。”他不止一次地说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因为纠结是一种变革,因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变革非常快速的时代。如果没有变革就不会有阿里巴巴的今天;阿里巴巴、马云有今天,就是因为前30年中国的变革”。 马云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如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Carl Riccadonnae所说:“这显然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结果。我们已经跟很多经济学家讨论过,在美国由于过去几年缺乏创新,拖累了生产率的增加,而在中国,这不仅仅是美国经济的新模式。阿里巴巴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也许事情并不像很多保守的预测者预计的那样。其实,若在中国是真正的价值和模式,它也会延伸到全球范围。” “阿里很幸运,这15年走到今天,未来还有87年要走。前面15年的成绩,有运气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了自己的使命、价值观和文化,坚持‘别人好了,我们才能好’的理念。我们无法确保他们一定会过得好,但是希望他们因为用了我们的服务及合作,比昨天要好。”尽管我们经常说生意越来越难做,马云却说:“其实生意从来就没有好做的。年轻人纠结今天IT行业被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搞去了,我们刚出来也觉得机会给IBM、思科、微软拿走了,但是你要相信,30年以后的今天中国企业一定比今天好,一定比明天大;30年后富人一定比今天多,30年以后的文化一定比今天丰富多彩,30年以后的年轻人一定超越我们,这就是世界的变化。” 马云总是不吝分享他的创业经,除了老师情结,他还有浓浓的武侠情,这些都与他的成功不无关系。他说:“小时候常跟父母去听大书,尤其喜欢听侠义故事。看过无数遍《水浒传》、《七侠五义》、《岳飞传》……金庸先生的小说更是让我痴迷。总梦想有一天也能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他笑言,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曾让他血脉贲张,整天找人练拳习武,他曾在杭州拜过很多师傅,但武艺毫无进展,参与同学邻居间的“江湖纷争”不少,但胜的概率很低,天天期待能获得一部武林秘笈或得名师指点。后来他迷上了太极,喜欢上了太极的魅力和背后的哲学思想。“这么多年来,拳依旧没有进步,但从太极拳里感悟了一些人生,感悟定、随、舍……就如同围棋,东方文明确实拥有浩瀚无边的魅力。” 在马云看来,下围棋和打太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总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