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doc

PAGE PAGE 5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授课对象授课教师职 称授课时间2006——2007学年 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 课授课方式讲授法和讨论法考核方式考试( √ );考察(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32学时学 分 数2学分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27 学时; 试验课 5 学时教科书教科书名称《中国历代文论选》作 者郭绍虞、王文生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1月版参考资料[1]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社1979[2] 《中国文理论通史》(七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社1996.12.[3]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张少康、刘三富主编 北大出版社1996[4] 《中国文学批评》方孝岳著 三联书社1996.12[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蔡镇楚著 岳麓书社1999.4[6]《中国古代文论史》赖力行著 岳麓书社2000.11[7]《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丛刊》(按朝代,每朝几乎一本)徐中玉主编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12注:表中( )选项请打“√”周 次第 1 周,第 1 次课章 次名 称 导言授 课方 式讲授法和讨论法教 学时 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古代文论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深刻了解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思想观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文艺理论水平及体会、分析、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写好毕业论文和今后的文学实践打基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西文论的异同教学手段采取自学、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讲解:从社会、哲学、艺术等角度,讲清每一时期文论思想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自学:学生精读古代文论中的经典篇章。讨论:就某些有代表性、或者争议性的文学观点,老师与学生讨论。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课堂讨论、练习、作业备 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学理论就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领域。人们怀着探究和发展文学的精神,试图探究出一些文学的理论来更好的指导文学的发展。我们的祖先不辱使命,自古及今,很多精典的或集大成的文学理论文章或书籍层出不穷。那么,东方和西方的文学理论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上今天的课。讲授新课:导言(板书)一 文论是如何产生的(板书) 评判之心人皆有之文学与评判的先后关系评判标准的个性差异与同一性评判的个人参与之重要文学与天性个性评判与理论水平的提高二 中国文学批评阶段(板书)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课堂讨论、练习、作业备 注先秦—西汉 演进期魏晋—成熟期 ①观念清②数量多明清—成果期三 古代文论:文学批评的特点(板书) 历史悠久实践性强形式多样ⅰ序跋 书信ⅱ小说评点(脂砚斋)ⅲ选本、主张ⅳ戏剧中借作品人物言诗模糊性(意象批评)糊涂不等于模糊的必要四 中国文学批评方法 (板书) 推源溯流、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意象批评、诗格论、选本、摘句、论诗诗、诗话、评点。五 中西文艺的异同(板书) 从艺术本质上看艺术之相同从地理—经济—思想上看相异 ⑴哲学(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上 西方:艺术哲学化 中国:哲学艺术化 ⑵表达方式上 西方:直露 中国:含蓄 ⑶形象特征上 西方:追求典型 中国:追求意境 各门艺术中:(科学、哲学)(绘画中西亦然)(比、兴)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探讨了文学理论的产生,讲授了中西文论的异同。可以说,这节课的收获是很多的,它为我们这个学期学习这门课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课堂讨论、练习、作业备 注课堂总结:自学篇章(板书)先秦1《尚书·尧典》※2《诗经》(选录)3《论语》(选录) 两汉1《毛诗序》※魏晋南北朝1曹丕《典论·论文》※2陆机《文赋》※3钟嵘《诗品序》※4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唐代1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2白居易《与元九书》※3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宋代1黄庭坚《答洪驹父书》2梅尧臣《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3李清照《论词》4严羽《沧浪诗话》※金朝1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明代1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2王世贞《艺苑卮言》清代1李渔《闲情偶记》(选录)2叶燮《原诗》(节录)3王士祯《鬲津草堂诗集序》4刘大槐《论文偶记》(选录)近代1王国维《人间词话》板书设计:(略)绪论一、文论是如何产生的二、中国文学批评阶段三、古代文论:文学批评的特点四、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五、中西文艺的异同参考文献:《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 《中国古代文论史》赖力行著 延 边 大 学 教 案周 次第 2 周,第 1 次课章 次名 称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先秦的文学观念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