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组兰渝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兰渝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铁道部与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
1.1.2国家发改委
1.1.3铁道部计划司2008年6月及铁道部鉴定中心2007年7月《新建
1.1.4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工管工(2007)72号)“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的通知”。
1.1.5新建修改初步设计文件和图纸
1
1.1.7勘察设计合同以及合同有效组成文件。
1.1.8施工组织调查报告。
1.2编制原则
1.2.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床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1.2.2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
1.2.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1.2.4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2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2.1.1 项目立项
2004年4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兰州至重庆铁路被列入完善西南与西北路网的重要通道。
2005年3月13日,铁道部与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共同签订了《关于加快兰渝铁路建设的会议记要》。
2006年9月8日铁道部与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建议书的函》。
2007年2月2日,铁道部与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共同签订了《关于加快推进兰渝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的会议记要》,铁计函114号。
2007年5月22日,国家发改委就铁道部和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建议书的函》予以批复同意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
兰州至重庆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兰渝线经济与运量分析报告《西南至西北铁路通道规划研究》2006年月接到铁道部计划司《关于公布兰渝铁路等三项目方案竞选结果的通知》及《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预可行性研究方案竞选专家评审意见》后,院立即安排了《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预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初稿)
2006年7月,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开放设计,于9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本线位于甘肃、四川、陕西及重庆境内,北起兰州枢纽,向南经甘肃的榆中、、岷县、宕昌、陇南后通过陕西省边界进入四川省,经广元、长度km。南充经广安至高兴段建筑长度89.345km。该线北端经兰州枢纽与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干线及规划建设的陇海客运专线相连;中与宝成、达成相交;接入重庆枢纽与成渝、川黔渝怀规划建设的沪汉蓉快速通道等相接,是西部地区的一条区路网铁路干线。
兰渝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北至西南的区际新通道,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兰渝线的修建将结束宝成北段对西北、西南交流的“瓶颈”制约,减轻其运输负荷,缩短距离和时间,扩大西北东通路、西南北通路的运输能力,北线、兰新线、包兰线及兰青线,渝线,可形成西北西南通道为西北地区新增一条联接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的捷径,对统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线经兰青线和青藏线相连,构成四川入藏的北向通道,对实现铁路在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及局部冲积平原区及局部冲积平原区广元至,地面高程一般为~m,相对高差~00m,地形起伏较大,缓坡地带多为旱地及荒坡,沟槽被垦为良田,植被茂密。丘间槽谷宽缓平坦,冲积平原主要沿嘉陵江河流两侧呈长条形断续分布,居民较多。沿线地表水主要为江河水、溪水、沟水,地表水系发育,较大的地表水系主要有嘉陵江、渠江及其支流,江河均为常年流水,水深数米至数十米,河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变化,雨季水汹涌。测区山间溪沟及次级小河流不发育,一般流程较短,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因季节变化而变化,以蒸发、下渗和径流等形式排泄。丘陵山涧沟槽一带主要分布于丘陵山涧沟槽一带,上部为粉质黏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层,砂、卵砾石层厚度不大,含水较丰富,一般埋深2~6m,局部埋藏较深。受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随季节而变化。据民用井调查,其单井流量为m3/d,最大流量可达m3/d。
经过白龙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其中白龙江为嘉陵江主要支流,长576公里,水流急,多跌水台坎;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落差2300m,平均比降2.0‰,分段通航等级为~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