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展期间各出版社的微信君在忙啥?我们做了个问卷.doc
书展期间各出版社的微信君在忙啥?我们做了个问卷
微信君大概可以称为是出版社编辑人员和普通行政人员外的第三种职业,嗯,就是常被读者称为“客服”的那一拨人。作为魔都出版界一年一度的盛大庙会的驻场人员,他们常常要在经历了书展的低温站岗值班考验后,继续在电脑屏幕前辛苦地将现场活动变成当日微信。
任何微小的劳动都值得尊重,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台前还是幕后。这次,我们模仿了知乎体,召集了七位上海知名出版社的微信君回答:“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欢迎读者朋友们看完以下的问卷回答后,手持他们的靓照在会场内自行寻找,也许,你和最熟悉的陌生人,只隔了一个展台的距离。
上海译文出版社(公号ID:stphbooks)杨铭宇
展龄10年
自我介绍:不是“黄焖鸡米饭”那个杨铭宇!
书展印象:我们同行交流的时候,都会说书展热闹得像个菜市场,每天都很累,但看到书不断地被读者买走,总是会觉得很开心。希望每天都是书展,不要让我值班就行,以及,你们买了书一定要去看呀。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最明显的,书展是一种“肉体性”的体验,和平时“精神性”的微信工作完全不一样。平时的微信选题和思路一般都会围绕着书或者作者去展开,而书展期间尤其是在展位上值班卖书的经验,会让选题方向从书的本身,扩展到书展现场的人或者事。
自己体验最深的是2013年,译文社《质数的孤独》《人体》作者乔尔达诺书展期间,作为国际文学周嘉宾来宣传新书,作为营销人员从上海到北京,编辑了各种活动报道,在作者完成活动后继续回到现场值班,也算是一个人分两半的感觉。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第一反应是四五年前了吧,从朋友圈扒了一张朋友坐在出租车里,从延安路高架上驶过,正好拍到了展览中心外面的书展宣传大幅海报和各种彩旗。当时就借用了一句小品台词“彩旗飘飘人山人海”来做引言。
2014年在书展结束,撤展结束后,顺便拍了一组几乎被拆空的出版社展位和中央大厅,晚上编辑了一条《落幕后的上海书展,是这样的》。
特别要提及的一篇,是去年书展前不久,陆谷孙先生去世,我们在第一天专门编辑了一篇《热闹的书展上,我们用安静的一角向您致敬》,以示纪念。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真心没什么印象,大概就是“买书打几折”,“展位在哪里”之类的吧。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译文社临近建社四十周年,年轻的数字部策划了一个“四十年四十本书”的评选,计划每天发布将近十本的书单,连发十天,让读者投票评选,最终汇总成一张四十本好书的书单。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不一定非要在白天来逛书展,今年上海太热,不妨来逛晚市,书展每天到九点才结束。另外,带好消暑用品。当然,如果打算在书展里面逛很久,最好带个小外套,空调时间久了还是会有点冷。
上海古籍出版社(公号ID:shanghaiguji)张家珍
展龄7年
自我介绍:新媒体行业的老员工
书展印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们一般7月下旬在微信发书展重点书单品荐书预热,8月初到书展前的两周发书展活动预告、书展重点书的书单海报等;到书展前几天发布读者最关心的特惠书单和一些现场送礼品的活动,基本就是按时间节点来发布信息。几年下来,发现相对一年中别的时间段,书展期间微信的涨粉量是最多的。
如果说平时微信君还可以细细打磨内容,那么书展中站岗值班还做微信的时候,其实就是做和媒体人一样的工作:收集信息,快速记录,争取时间,准确及时地发布。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2014年书展做了两个栏目《书展来自上古的礼物》和《书展来自上古的活动》,在书展开始前的一周内穿插发布,当时因为利用公号宣传书展活动及发布精美礼品的出版社还不多,又配合当年的畅销书《九云梦》,所以在短短的一两周,吸粉超过了两千人。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你们书店是在福州路吧?(敲黑板!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古籍书店是两家单位。)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今年拟设置一个“小编逛书展”的栏目,约了本社的年轻编辑积极参与,完全从个人眼光去看书展,以图为主,边看边拍,配以介绍文字。可以了解本行业的小编感兴趣的人物、话题、出版物、衍生品……算是小小的社会调查吧。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要买书就晚上从容地吃完晚饭,8点钟进场,逛到9点钟闭馆回家,省得白天排长队;要请名人签名,就在网上下载上海书展活动表,在活动结束前半小时排队等候;想看精彩的活动就周末白天去,随便逛逛最好别周末去;图便宜可以最后两天去扫货。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美民(公号ID:m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