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刘良华谈身体教育学.docx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刘良华谈身体教育学.doc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刘良华谈身体教育学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刘良华谈身体教育学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   ——刘良华谈身体教育学   《中国教师报》XX年1月2日   李炳亭    从主张学界要致力于教育“行动研究”到呼吁一线教师写作“教育叙事”,刘良华一直将自身置于“学术时尚”的前列,在他独特的学术建构体系里,其对“身体教育学”的尊崇,再一次以新颖的学术个性和见解,逼视时下“片断”的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学术脉络。    身体教育学关注德育、体育、美育、劳动    中国教师报:身体教育学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您能不能用通俗的方式阐释一下什么是身体教育学?    刘良华:我不太喜欢追求“概念”和“定义”,我曾经在不同的文章和讲座中对身体教育学进行过很多描述,但至今没有给“身体教育学”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我更愿意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让“概念”和“定义”自身显示出它的意义来。    讲身体教育学是什么之前,首先应该知道它不是什么。比方“身体”不只是“肉体”,“身体教育”也不只是“体育”。身体教育学重视“体育”,但它同时关注别的身体活动,比方劳动、情感、艺术、意志,等等。    我所理解的“身体”是:1.肉体。没有必要因为身体的丰富性而贬低肉体,肉体不是身体的全部,但肉体无论如何是身体的一个重要局部。肉体是否良好,其基本规范是“肌肉发达而有力量感”与“欲望强烈而有性感”。2.人格。人格被视为身体,实际上是说人格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人格的强健也就是神经系统的强健。人格是否健全,其基本规范是“意志强盛而有权力感”与“兴趣昂然而有好奇感”。    “意志强盛而有权力感”显示为命运的控制感、支配感。意志强大的人能够控制自身的命运,假如他愿意,他也可以控制他人的命运。   “兴趣昂然而有好奇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个人幸福的基本元素,也是人类整体进化的一个关键要素。“兴趣昂然而有好奇感”的一个副产品是“执着”,这样的人不会轻易放弃他的追求。他能够把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假如石头跌落到山脚,他可以再次把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    “身体”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端”。教育有多种目标,但所有的目标必需从身体动身。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让儿童凭借完整的身体享受完整的幸福。    中国教师报:身体教育学的提出有没有针对性?或者说有没有和它相对应的概念?    刘良华:我个人曾经给教育学做了一个分类:身体教育学和知识教育学。    知识教育学只关注同学的脑袋,其他局部基本不论,而且经常贬低、压制、压迫脑袋以下的局部。这种知识教育学实际上是制造一些“粗脖子人”、“病态人”的教育学,它的成品是畸形的、扭曲的所谓“人才”。这种教育学由此可以称为“变态教育学”。    身体教育学关注整个身体的发展,而不只是关注脑袋的发展。假如把人才的素质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要素,那么,“知识教育学”几乎只负责“智育”,身体教育学关注德育、体育、美育、劳动。    身体教育学所推崇的德育是“精神教育”或“人格教育”,比方“意志力”、“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乐观和向往”,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德育几乎不需要培养,它应该在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自然诞生。德育在某个同学身上发生的标志是这个同学因意志力、美感、劳作而快活。    身体教育学所推崇的体育是身体的力量感、优美感的教育,经典案例是西方历史中的“投掷铅球”和“投掷标枪”图案。    身体教育学所推崇的美育是身体的和谐与身体的震撼力。美感既可能使身体因和谐而宁静,也可能使身体因高尚而震撼。    身体教育学所推崇的劳动教育是雷厉风行地实践、高高地扬起铁锤砸碎石块的劳作。    由此观看,中国近代倡议身体教育学最得力的人是毛泽东。他也讲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你看,“身体好”摆放在最前头。我看《毛泽东传》时,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提到的一个信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    我把这句话视为身体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中国的语文课经常显得比较粗俗;中国的体育课却显得意外地文静    中国教师报:现在的学校里,能找到你所说的身体教育学吗?    刘良华:在现在的学校里,同学往往被视为求取知识的理论的旁观者,身体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干扰。身体活动被认为和精神活动毫无关系:一方面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另一方面是单纯的“知识”活动。    我曾经说过我最喜欢听两种课:一是语文课,二是体育课。我对语文课堂的期望是:那里是一个让人因此而优雅、文明的地方;我对体育课堂的期望是:那里是一个让人因此而强大、野蛮的地方。    比较紧迫的问题是:中国的语文课经常显得比较粗俗;中国的体育课却显得意外地文静。    假如在语文课堂上看不出优雅、文明、文质彬彬,假如在体育课堂上看不出膂力、干劲、流汗、野性、疯狂,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