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陷阱和“无理性”投资.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陷阱和“无理性”投资.doc

心理陷阱和“无理性”投资理陷阱和无理性投资实验心理学的调查一再表明,投资行为的有悖逻辑,有不少其实是常态.譬如,炒股人手中持有A和B两支股票,在A股上升了30%,而B股亏损了30%的时候,几乎有90%的股民会倾向于卖掉A而保有B.尽管经验告诉我们,更为可能的是,A会继续上扬而B将持续下挫.另外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是大多数股民会倾向于购买并保有1000股l0元的股票,而不乐意去买l0股1000元的股票,为l0元股上升为l2元要比千元股上升为1200元容易得多,尽管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和人们的倾向偏好往口孙涤往相反.对于纠正第一种偏向,华尔街的格言是追高不追低;对于如何匡正第二种偏向,行家的151头禅是贱股最贵.两位犹太裔美国学者A.Tversky和D.Kahneman,分别执教于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曾设计过不少巧妙的心理实验,以揭示出人们的取合,常常属于前是后非,自相矛盾的.他们的研究可以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添加注脚.在此试举一二:实验一在新年晚会上,你有一个机会丢一硬币.如果出现正面,你可【若是反面的话,则你得赔一如出现正面,你可获得20(反面,你什么也得不到.参加实验的绝大多数游戏A,而乐于参加游戏1你我也会倾向于作同样的步的实验观察表明,即使出现正面时你只能赢得l0(的条件都不变的情形下,向于选游戏B而放弃游戏算即可明白,游戏A和B相同:作为A的参加者,44Value价值机会能赢500元,不过运气差的另一半机会,你会赔出300元.作为B的参加者,你有一半的机会能赢200元,不过运气差时的另外50%机会,你不赢不赔.以统计学的术语来讲,两个游戏的期望值都是正100元,即接受游戏,无论是A或B,对你都显然有利.游戏A和游戏B的差别似乎只在两者的参照点不同:A的参照点是亏损区,即300元;而B的参照点在0元,更容易被人所接受.但是为什么游戏的参加者没能把游戏的参照点,无论是A还是B,设定在中立(或科学)的100元呢?实验二你花100元买了一张你非常想观看的足球赛门票,但挤到球场门口时,你突然发觉门票给弄丢了.门口有退票,价格仍旧是100元.你是否会再花100元补一张来进场观看呢?丢了100元钱,你是否会继续看球,而不是把门票退了100元,来弥补所遗失的钱.绝大多数的人,很可能包括你和我,都会选择不再补票进场(拒绝A);但会继续入场看球,即选择B.A和B的情况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损失(100元)已是既成事实,如果要按计划看球的话,总支出都得200元.但鲜有例外地,人们在A的情形之下,会丧气地回家而不再看球巍而在B的情况,却会继续看球.似乎在前者,球赛的效用(utility)变得不足100元,而在后者时,球赛的效用则要超过100元,虽然球赛本身的精彩程度和阁下从看球得到的满足与所发生的问题并无关联.这两个实验虽然浅显,所反映的内涵却是相当深刻的.每个实验中的A和B两种选择提供的信息并非不对称,然而心理对它们的诠释却大不对称.这在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中,可以导致大相径庭的后果.股市上扬时,在人们盈利前景可观而亏损前景遥远的感受之下(相当于实验一之B,参照点在0元时),人们会倾向于更大胆地追逐利润;而在股市下滑出现亏损时,股民的行为则趋于畏葸,不只保守而已,会表现得彷徨而失态.这种偏向在股市节节下挫时尤其突出:每当试图趁低吸纳,股值却再跌至新低后,人们会加倍地悼借追加的亏损(sunkcost),变得更难于割合,非常不愿清仓止损,就像实验二所揭示的那种不对称行为一样.因此,随着股指每况愈下,原本计划要见好就收的人士会变得一再迟疑,坐视年初的斩获烟消云散后,接着一轮又一轮地深陷于亏损之中而不能自拔.不少心理上的陷阱也加剧了衰市投资的难度,我们再试举其一二.:心理惯性人们在接纳某种假说之后,就容易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追寻根据来强化这个假说,尽管当初对假说的接纳乃基于有限的观察和体验,假说的逻辑并未受到过验证.过去两年里新经济的假说就是这样被证实了的.当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殷的本益比平均超过500时,其中的几朵奇葩就驱使人们望梅止渴般地期待同样的回报.殊不知以这样的盈利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投放的一元钱,要到今年方能够回本呢.心理惰性通常人们在习惯于某种状态后就倾向于维持,不再根据变动的条件作新的改变,因为重新选择需要注入新的能量.心理惰性在股票投资上的表■行为金融学现也很明显着:一组股票选定并持有一段时间后,人们就倾向于粘滞于既成的组合,增删股种哪怕改变其比例都变得很费劲,就像人们不肯轻易变换工作或生活环境那般.先入之见如果不经历反复比较的过程,人们常会不成比例地被第一印象所影响,不论它是来自亲朋,道听途说,股市的瞬息波动,或是股评分析,第一印象会像船锚一样把我们锁定.股民们会惯于将买入价或者一年内的最高股价视为参考的基准,之后的决策会严重地受其干扰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