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北文山区兴华国民小学九十三推动儿童深耕阅读策略阅读
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九十三年度『週三教師進修研習』記錄表時間週三下午1:30~4:30日期94年1月5日地點A階教室記錄蘇律寬講座凌俊嫻 老師講題當閱讀與生態環境相遇內容校長致辭前言正文(一)生機花園,斯坦因開放的土地V.S芭比娃娃式的園藝景觀各種植物均可自由進駐,世代交替,所呈現的是多樣性的自然生態景觀,充滿豐富的生命力。相較於上述,芭比娃娃式的園藝造景,其表面雖呈現得井然有序、綠草如茵,然則破壞生態本身的自然律則,過度人工化的結果,是犧牲自然的生命。新興校園的反自然現象過度人為的硬體鋪陳(如:磁磚)→窒死土地的生命力。對人工造景的反思校園野放區,在校園裏預留一塊無人為干涉之「動植物野放園地」。可參酌附近之自然生態(如:貓空、仙跡岩……),或鄰近學校(如:深坑)的實務經驗,作為校園野放的依據。校園實施野放之進程(1)計劃性推動,實地的觀察與紀錄,並拍照存證(野放前的景象,如:現存 哪些草本植物、時間:○○年○○月○○日……)。 (2)以月為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其間有關植物、樹種的變遷…...,如此數次。 (3)逐步延長實地觀察的時間,如:每月、每三月、每半年……,並帶領學生 一同作觀察記錄,讓學生以直觀的角度來觀察植物的自然變遷與演進。 (4)上述計劃性的考察與記錄,其目的在使學生瞭解並歸結出植物生態的交替歷程(如:廢耕之田園→雜草→蕨類植物→芒草→先趨樹種…….),並能理解此一交替歷程非因氣候帶之不同而有不同,誠屬各地皆然的自然律則。記錄樹種的變遷-實地觀察、第一手資料先趨樹種的觀察:生長迅速、對陽光之依賴……等。先趨樹種介紹-雪桐(1)葉面甚大,呈盾牌狀;且葉片之間相互緊扣,狀似鱗片,俗稱植物中的「穿山甲」。 (2)其生長地四周呈現「寸草不生」之情形;故其子株無法在親株底下生長,此為先趨樹種之特色。 (3)承上所指,雪桐生長地四周多生「耐陰性植物」,其並非不需陽光,乃在爭取儘速成長的空間,故而熱帶雨林中的諸般樹種均欲設法先爭取頂層受光最盛之處,再圖本身枝幹之擴充與茁壯。植物的生長並非偶然,其所代表的是當地土地的「地景語言」。 植物生態間的新陳代謝,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植物生長其間,形成不同之「地景 語言」。校園野放園區V.S人工規劃之園藝景觀兩者相互對照之下,前者符合植物生態變遷的自然律則;後者徒有華麗之外觀,卻是失去生命之表象。透過資訊設備的記錄,讓不同時代的孩子得以根據實地觀察與影片實景來充分瞭解校園內「野放環境」之生態變遷。(二)種籽的信仰,梭羅 本書在其亡故150年後於美國重新整理出版。 寂寞的先知:其在當代所提出之遠見與前瞻,不為時局所接納,卻在150年後引起廣泛的迴響與支持。其在「湖濱散記」裏提及:湖水的漲退在多少公分的距離之間會對湖畔周邊的生態造成影響。亦曾於該書中提及其在鄉下將土地切割成小區塊,並在其上輪流種植不同的植物(例如:小白菜的播種與採收時程),並提出相關之數據。「種籽的信仰」一書中隱含了對土地哲學之思考,如前所述:究竟一株植物的生命需要多大的土地空間來滋養呢?本書中載明印地安人與土地之互動,其將一年區分為6季 如:稱「準備月」,因該月為春耕時節; 稱「藍莓月」,因該月為藍莓採收時節; 稱「榨油月」,因該月為作物收成之榨油時節; 尚有「秋收月」、「冬藏月」……等。 由上述的記錄,可以看出印地安人與土地間的互動隱含了一種「有機」的生活型態。本書中曾短暫提及達爾文所發表之「物種原始」的實驗:達爾文取3湯匙之土壤置於培養皿中,並記錄其植物生長之情形,根據可靠的數據顯示:前後共有537株綠色植物生長於其中。承上,可歸結出一論點:土壤本身雖無生命,卻能孕育生命。承上所述,教師可帶領學生做類似之實驗: (1)實驗一:實驗組-一有植物長出即予拔除,並加以記錄。 對照組-不論有多少植物長於其中,均不動。 (2)實驗二:(不同區域之土壤)實驗組-從山上取之土壤,其所長出之植物不予拔除。對照組-從海濱區之土壤,做法同上。觀察:兩者所育植物之間有何不同? (3)實驗三:(同一區域深度相異之土壤) 實驗組-取3湯匙表土,相關變因、條件均設定好。 對照組-取3湯匙深層泥土,做法同上。 歸納結果,得出結論。 (4)總結:「橘子皮」的比喻,僅是地球上微薄的一層,且其表層的3/4概為水,土地僅佔全部表面的1/4(聯絡教學-數學領域),而這1/4尚且包含寸草不生或不宜植物生長之劣地,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