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孤独者双重内心自我形象
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孤独者双重内心自我形象 摘 要: 本文通过《孤独者》中“我”和魏连殳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前后不一致并可交互置换的态度,试图论述两人实为同一个体的两个互为对立冲突的内心自我形象,并探讨两种自我的最后胜负结局,以此为表现人物拥有的丰厚心灵世界与叙事方式对此的安排提供一个可能有的展示,并指出了读者对于参与文本与重构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孤独者》 交互置换 对立冲突 内心自我 心灵世界 鲁迅的《孤独者》以“我”的视角叙述了与魏连殳的交往及其最后的死去。魏连殳是叙述者的表述对象,所有关于魏连殳的事情都是通过叙述者之口被说出的。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尽管表面上魏连殳是被言说的对象,但内在里却成为了与“我”有差别的另一种心理层面的隐喻,是“我”所自知的心灵冲突。两个不同身份主体所塑造出的潜在内心自我形象是在叙事进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得清晰化的,这一方面有在文本缝隙处不和谐声音的透露,另一方面也隐含有作者对于读者参与的邀请。 文本中反复出现了“孩子”的意象,它含有能确立不稳定性的素材,这些不稳定性是后续大部分叙述的源泉,在情感的变化上提供人物行为的内在原因。“孩子”是希望的象征,也是纯洁的意喻、美好的寄托。从魏连殳在与“我”对话中表达出的对孩子的一往情深,缓慢的变化,以及从中交织的“我”矛盾的态度中,浮现了有着复杂内心世界的人物形象。在“我”与魏连殳的初次见面中,他的表情始终是冷冷的,就算是面对真诚关心他的“我”,也只是“套话一说完”,“便只好默默地相对,逐渐沉闷起来”。但在此时出现的几个孩子却形成了魏连殳表情的变化,使他刹时生气起来,“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魏连殳对待大人是有距离感的,是难以融入的,对方被看作了不可理解自己的“他者”,但孩子却似乎成为了能知他的心、解他的意的对象,所以他用本真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甚至在送口琴这件事上都可以看出他对孩子慷慨的热情,这可能是他把孩子看成了是和自己同一类的人,那么对于这世界他也是存有希望的,因为希望有时既可以是存在于他人的,又可以是自己所给予对方的。对他人的希望,源于又最终复返到对自我的希望。 接下来讲到了另一次见面时“我”和魏连殳的对话。这次谈话是魏连殳主动提起的,因为“我”表现出了对他过份关心孩子的不耐烦,而他似乎很重视我的态度,期望我会理解他,因此便说:“孩子总是好,他们全是天真……”这句话并没有说完,便被“我”一句带判断性的话打断了:“那也不尽然。”这就把对孩子的评价的叙事权利转移到“我”的话上,并且还是一句“随便”说出的话,这就使“我”的话更具肯定性。而魏连殳对此的辩驳是孩子天生是天真的,只是后来由环境所造就的坏,而这环境就是大人们罪恶的世界。“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点。”这句话正呼应首次见面魏连殳对孩子热情的原因,因为孩子正是他心中唯一的希望,从“我以为中国的……”可以看出,希望正是中国的,也是魏连殳的。所以当“我”说孩子也是有坏根苗的,因为不会有无端的花果时,他变得突然间气忿,现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来”,以至于三个月不和“我”来往。从文本的细节看出端倪:“我”看起来是个降服于现实的悲观论者,以至于对孩子失望,而魏连殳与“我”相反,对孩子信任,是一个相信孩子的乐观主义者。 在第三节中,“我”再次来到魏连殳家拜访,所见到的是“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器具和书籍是所剩无几了,也不见了忧郁慷慨的青年和怀才不遇的奇士,甚至竟也不见了孩子,这是魏连殳日益窘迫的处境造成的,也可以看出他从对外在的希望退却到内心的孤独。当面对魏连殳因孩子们不吃他的花生米而有的失落情绪时,我诚心地说:“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得人间太坏了……”而他只是“冷冷的笑了一笑”,并说出了他把访问他的人看作来寻找谈资的,这时“我”又安慰他:“人们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我”和魏连殳的人生观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前后突转:“我”变得对“光明”有了向往,而魏连殳却是看得灰暗了,甚至在后来对曾那么珍爱的孩子也表现出愤恨和蔑视:“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 随着叙事进程的发展,“我”与魏连殳之间会发生何种关系,以致会出现那种可以互为置换的价值取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潜在的关联性呢?在其后“我”得知魏连殳已“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即对生活采取了表面上看似求生而实确是投降的悲观选择时,“我”虽是心里“总有些不舒服,而同时可又夹杂些快意和高兴”,就算是魏连殳的面貌已经“逐渐模糊”,但却“似乎和我日加密切起来,往往无端感到一种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极轻微的震颤”。尽管二人的人生取向有了区别,但彼此是有亲和关系的。文本的缝隙最终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我”和魏连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求解简单网络路由问题混合蚁群算法.doc
- 一种计算双目定位系统标定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doc
- 一篇关于豹追羚羊帖.doc
-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做中学教学改革实现办法.doc
- 一箭中 紧扣题意.doc
- 一组以化学抗旱制剂为背景题目.doc
- 一群广告人自白.doc
- 一脉相承大健康梦想.doc
- 一致性标准在我国房地产税评税中应用.doc
- 一节丰富多彩colour课.doc
- GB/T 15072.1-2025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含量的测定.pdf
- 《GB/T 15072.1-2025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含量的测定》.pdf
- JJF 2316-2025光伏用反射标准板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316-2025光伏用反射标准板校准规范.pdf
- 《JJF 2316-2025光伏用反射标准板校准规范》.pdf
- JJF 1221-2025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1221-2025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pdf
- 《JJF 1221-2025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pdf
- JJF 2306-2025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冲击开关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306-2025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冲击开关校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