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讲义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气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讲义PAGE PAGE 110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 气体吸收一 概述1.定义:吸收净化法是利用废气中各混合组分在选定的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者其中某一种或多种组分与吸收剂中活性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将有害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净化废气的目的的一种方法。吸收2.分类:(1)物理吸收:可看成是单纯的物理溶解过程。如:水吸收HCL、CO2等。吸收限度取决于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浓度;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污染物从气相转入液相的扩散速度。(2)化学吸收:吸收过程中组分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如:碱液吸收CO2、SO2等;酸液吸收NH3等。吸收限度同时取决于气液平衡和液相反应的平衡条件;吸收速率同时取决于扩散速度和反应速度。(3)异同点:同:两类吸收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以及所采用的吸收设备大致相同。异:一般来说,化学反应的存在能提高反应速度,并是吸收的程度更趋于完全。结合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所需净化治理的废气,具有气量大,污染物浓度低等特点,实际中多采用化学吸收法。二 吸收净化的基本原理1.气液相平衡(1)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发生接触后,吸收质便由气象向液相移动,随着液体中吸收质浓度的逐渐增加,吸收速率逐渐渐少,解析速率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吸收速率和解析速率相等,即吸收质在气象中的分压和在液相中的浓度不再变化,此时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简称相平衡。在平衡状态下,被吸收气体在溶液上方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可溶气体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或平衡溶解度,溶解度。(2)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在100kg水中溶解气体的千克数。参见P241图7-4,常见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知:①不同性质的气体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不同;②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多数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③温度一定时,溶解度随溶质分压升高而增大。在吸收系统中,增加气相总压,组分的分压会增加,溶解度也随之增加。2.亨利定律(1)定义:对于稀溶液,在较低压力下,x—p是通过原点的直线,但在压力偏高时与直线偏差很大,这样在较低压力下,我们就可用“亨利定律”来表示。对于非理想溶液,当总压不高(一般不超过5×105Pa)时,温度一定,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即:式中:c——可溶气体在溶液中的浓度(即平衡浓度或饱和浓度),Kg/m3;p*——被吸收气体在溶液面上的分压(称平衡分压或饱和分压),Kpa。H——亨利系数,mol/ m3?pa或: x——溶质在气相、液相中的摩尔分数(无量纲)E——亨利系数或: y*——溶质在气相、液相中的摩尔分数m——亨利系数, 又称相平衡常数。(2)应用:用亨利定律判断气液接触时溶质的传质方向,即溶质是由气相传到液相(被吸收),还是从液相传到气相(被解吸)现以一传质设备来说明传质过程的进行:y1、y2分别表示进、出口气相中溶质的浓度;x1、x2分别表示进、出口液相中溶质的浓度;x2*、y2*分别表示进、出口气、液相中溶质的平衡浓度。若测得yyi*,则该组分将被溶液吸收——吸收过程;若测得yyi*,则该组分将从溶液中解吸出来——脱吸过程。同理:xxi*——吸收过程;xxi*——脱吸过程。(3)结论:亨利定律只适用于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而且吸收质(被吸收组分)在气相与溶剂中的分子状态应相同,若被溶解的气体分子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则此时亨利定律只适用于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吸收质分子的浓度,而该浓度决定于液相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三 化学吸收的气液平衡气体溶于液体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被吸收组分的气液平衡关系应既服从相平衡关系,又应服从化学平衡关系。即有:反应方程式为: 前提:被吸收组分浓度及各反应组分浓度较低亨利定律关系式:化学平衡关系式:讨论:1.被吸收组分与溶剂的相互作用 反应式表示为:被吸收组分A进入液相后的总浓度CA可写成:其化学平衡常数于是有: 若是稀溶液吸收,则遵循亨利定律,即有[A]=HAPA*,于是有:例如:用水吸收氨气.2.被吸收组分在溶液中离解设反应产物的解离反应式为:吸收平衡时,离解常数为:当溶液中无相同离子存在时,[K+]=[A-],于是有:被吸收组分A在溶液中的总浓度为物理溶解量与离解溶解量之和,即:组分的物料平衡方程式联解得:式中:3.被吸收组分与溶剂中活性组分作用设溶剂中活性组分B的起始浓度为CB0,反应达平衡后,转化率为R,则溶液中活性组分B的浓度,而生成物M的平衡浓度为由化学平衡关系得平衡常数:又亨利定律[A]=HAPA*,得:若物理溶解量可忽略不计,则由上式可得:变换为:结论:①溶液的吸收能力CA*随PA*增大而增大,溶液的吸收能力CA*随k增大而减小。②溶液的吸收能力还受活性组分起始浓度CB0的限制,CA*≤CB0(只能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docx VIP
- 地铁疏散平台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1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中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23〕8001)下.docx VIP
- 范德堡法.doc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