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SAB辅助安全防护系统SRS.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 单气囊、双气囊 在国内生产的中低档轿车中标配的气囊个数是1-2个,一般都是在车辆的驾驶和副驾驶位置各一个,用来保护前排成员在车辆发生猛烈撞击时对胸部和脑部的有效保护。 四气囊 在一些中档的B级车中,一般都会装有四个气囊除了位于驾驶、副驾驶位的两个,在它的侧面车门内也装有两个。有效地缓冲了来自前方和侧面的强大冲击力。 多气囊 在一些高档车中像以安全性著称的,瑞典的沃尔沃轿车在它的旗舰车型中全车配备了6个气囊和18个气帘,分别位于车内前排正副驾驶位,前后车门两侧各两个,18个气帘分布在前后挡风玻璃处,侧面视窗处,对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提供最有效的保护。 * 2016年安全气囊价格区间在3元/个—12元/个之间 * 1.与SRS ECU组装在一起(丰田,本田) 2.与SRS ECU分开安装(林肯,卡迪拉克) * 这种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车架侧梁前方,保险杠与挡泥板之间,用来感知低速碰撞的信号。传感器安装在一个密封的防震保护盒内。 * 基本化学原理:   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酸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   化学方程式:   NaN3 + NH4NO3 -------N2 + Na + N2O + H2O(g)   注:这只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方程式,实际的反应是非常复杂的。 * 气体发生器内存储有氮化钠或硝酸铵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无毒无味的氮气占70%以上),充满气囊。 * 1 以40-50Km/h的速度行驶发生事故,车辆损坏严重,但是气囊没有展开。是 不是气囊故障? ? 答:气囊工作条件与客户所感受到的车辆行驶速度并没有很大关系,最主要的是根据车辆正面碰撞墙壁时气囊能否展开的数据来分析发生事故时车辆碰撞瞬间的速度和碰撞范围。例如,车辆以20km/h的速度碰撞水泥壁的冲击力,相当于车辆以50km/h速度与静止的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发生碰撞时,如果不是与墙壁碰撞而是两车互相碰撞,两辆车碰撞变形的同时也会吸收相应的冲击力。而且发生事故时驾驶员第一反应会踩刹车,所以真正发生碰撞时车速也会减少很多。发生事故后,驾驶员所说的速度一般是踩刹车前的速度。 2 虽然是斜面碰撞事故,但是损坏程度较大,这时气囊是不是应该展开? ? 答:从根本上来讲,气囊是在正面碰撞时保护脸部和头部的装置。车辆发生斜向碰撞时身体随着惯性往碰撞方向移动,所以头部不会与仪表板处碰撞,头部会以仪表板为基准向左右方向移动,所以即使气囊展开也保护不了头部和脸部的碰撞。如果在这种身体倾斜,失去重心的情况下气囊展开时,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气囊是在正面左右各30度的范围内发生刚性的高速碰撞时才能展开。在30度以外的角度斜面碰撞时即使气囊展开也起不到保护身体的作用,所以设计气囊时30度以外的角度是不在气囊展开工作范围内的。这个标准在其他品牌(包括进口车)车辆也一样。 * 3 发生严重的追尾事故了,车辆严重损毁甚至车毁人亡,为什么气囊还没有弹出? ? 答:如下图所示,两辆车是在同一个方向行驶时碰撞的。所以后车虽然在以50Km/h以上的速度行驶,但是与前车的速度相互抵消且相互吸收冲击力量。实际后车所受的冲击力较小,没有达到气囊展开的条件范围。例如:前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后车以50km/h的速度追尾前车时,实际产生的冲击力是10km/h的速度产生的冲击力。 与载货汽车追尾时,载货汽车由于货箱离地间隙大,如果没有防护装置,轿车与载货汽车发生碰撞会“钻入”,使轿车刚度较小的上部与载货汽车车体碰撞。这种情况下车体上的冲击加速度很低,碰撞的能量密度根本无法达到气囊点火控制算法设定的门槛要求。 * 三 传感器 (一) 滚球式碰撞传感器(尼桑,马自达) 工作原理:汽车遭碰撞时,滚球的惯性力克服磁铁吸力将引线触点接通。 三 传感器 (二) 滚轴式碰撞传感器(丰田,本田,三菱) 工作原理:汽车遭碰撞时,滚轴惯性力克服片状弹簧弹力,将引线的滚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通。 三 传感器 (三)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丰田,马自达) 工作原理:汽车遭碰撞时,偏心锤的惯性力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矩,使引线的转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 三 传感器 (四) 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内) 工作原理: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悬臂的减速惯性力使半导体应变片发生变形,通过动态应变仪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给ECU。 三 传感器 (五) 电阻应变计式碰撞传感器 工作原理:碰撞时,传感器中的硅膜片变形,应变计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传感器输出相应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