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原理及操作使用技术袁钊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插秧机原理及操作使用技术 一、高性能插秧机特征 二、插秧机基本原理 三、插秧机分类 四、典型结构示例 五、插秧机操作 一、高性能插秧机特征 插秧机多年来经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插秧机产品达到了较好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被称之为高性能插秧机,机插秧技术是农艺与农机协调、磨合、和谐发展的结晶,也是现代稻作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插秧机作业性能符合“水稻群体质量栽培”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实现定穴、定量、宽行、浅栽。 定穴:1.1~1.8万穴/亩;定量:2-5株穴;宽行: 30cm; 浅栽:0.5~1cm, 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具有液压仿形系统 ?节本增效。秧大田比1:100,步行机每小时2—4亩,高速机4—7亩,采用该技术育插秧成本与人工相比可节约成本38%。 ?采用切块原理进行了精量栽插。实现带土带肥下田。 二、插秧机基本原理 (一)切块插植原理 把传统的插秧工艺引入工业生产理念——前后工序联接,插植的对象不再是秧苗而是以土块为载体的秧块,采取左右顺序、前后推进的切块方式,把小秧块插入土中。 切块原理的优点 ?分插执行器不针对秧苗,减少损伤机率。 ?采用机械分切,只要播种均匀,小秧块面积均等,秧苗均匀度高。 ?切块面积的大小有足够的范围提供调整,提高插秧机适应性。 (二)液压仿形原理 插秧机的浮板是插秧深度的基准,液压仿形装置确保插秧深度的稳定一致。 ?(1)感度调节:设定浮板的接地压力,随土壤的软、硬反馈自动调整。 ?(2)行走底盘的左右、前后的自动调节。 ? (3)高速行走时,调整因浮板起伏而引起的插深的变化。 三、插秧机的分类 随着机插秧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插秧机型号有百余种,可提供用户选用。 (一)按操作方式分为步行式与乘座式两大类。 (二)按插秧机构分曲柄连杆式与双排回转式两类。 ?曲柄连杆机构在步行式及普通乘座式插秧机上采用。由于机构惯性力的限制,插秧频率被限制在300次/分左右,平衡机构设计较好时,也可以提高。 ?双排回转式插秧机构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高速插秧机也相应问世,其运动轨迹与正向曲柄连杆机问世。 (三)按栽插行数区分,步行机2-6行,1.2~5.3PS,乘座机4-10行,4.3~20PS。以日本生产的插秧机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栽插宽度180 栽插宽度180 栽插宽度180 a) 30cm间距的行插 b) 45cm间距的行插 c) 45cm间距的散插 单位:cm 栽插密度:18株/m 2 图4 A型数插式插秧机的试验田试验的栽插方式 表2 A型散插式插秧机的栽插精度 四、典型结构示例 (一)横向与纵向送秧机构 横向送秧机构是由带有左旋与右旋的螺旋轴带动秧箱左右往复运动,每一个行程所切块的次数,决定小秧块的横向尺寸。切块次数通过齿轮配比所决定的,一般有三个档:“20”、“24”、“26”。“20”是指秧块的横向28cm在一个行程内切成20小块,这个小块的横向尺寸为28:20=14mm。以此类推,相应的为14、11.7、10.8mm。 纵向送秧是当秧箱运动到任一端时,标志前一排秧取完后,即进行纵向送秧。 PF455S 切块面积 单位:mm, mm 2 (三)液压仿形系统 由中浮板前端的上下波动连动液压阀阀臂操纵液压缸升降。 (六)插秧机关键部分的调整 (1)秧门与秧针两线平行 五、插秧机操作 在插秧机作业前,需要确认: 1、秧苗土块规格; 2、秧苗均匀程度,空格率小于5%; 3、秧块含水率35%; 4、大田平整度,高差小于3cm,水层小于2cm; 5、泥浆沉淀情况。 确保机插质量: 1、漏插率≤5%; 2、伤秧率≤4%, 3、均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