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义揭示了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学习内容 报酬递减律首先是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提出来的,它反映了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小 结 1.主要论点 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2.要点 施肥不是施得越多经济效益越高,当达到一定施用量时,随施肥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但一项新技术产生时,施肥量也要相应地提高。如覆膜玉米技术,产量提高,施肥量也随之提高。 3.生产应用 施肥时,不要盲目地增加施肥量,要考试经济效益,找出最佳施肥量。 这最是我们下次课要讲的内容,配方施肥。 课后练习 简述报酬递减律的内容,并绘示意图表示之。 答:在一定土地上,开始向该土地投入单位肥料费用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单位肥料费用投入所得到的报酬逐渐减少。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作物施肥的基本原理——报酬递减律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报酬递减律内涵。 报酬递减律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到一个“拐点”时,投入量再增加,则肥料的报酬却在逐渐减少。亦即最初的劳力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劳力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例如在施肥上,某种养分的效果,以其在土壤中越不足时效果越大,但若逐渐增加该种养分的施用量,那么,每单位养分的增产量就逐渐减少。所以,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不一定是最佳施肥量,因经济效益下降使得增产不增收。所以不要盲目加大施肥量。 有人根据试验推算,最佳施肥量大约比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减少5%左右。 氮 肥 与 作 物 产 量 关 系 曲 线 投入单位肥料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0.37 67.64 61.0±2.24 2.00 2.57 57.39 54.9±3.66 0.50 4.25 47.12 43.9±1.12 0.30 5.99 38.63 41.0± 0.85 0.20 7.73 26.64 27.2±2.00 0.10 9.11 18.91 19.8±0.52 0.05 — 9.80 9.8±0.50 0 每0.05gp2o5的增产量(g) 用公式计算值 干物质(g) 施磷量(p2o5,g) 燕麦磷肥砂培试验 *引自《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第40页 通过上述试验发现:(1)在其它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渐次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作物的增产量却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2)如果一切条件都符合理想的话,作物将会产生某种最高产量,相反,只要有任何主要因素缺乏时,产量便会相应地减少。 报酬递减律告诫我们:施肥要有 限度,不是施肥越多越增产,超过合 理施肥量上限就是盲目施肥。 意义: ①揭示了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②第一次用函数[Y=A(1-e-cx)]关系反映了肥料递减规律 ③使肥料使用由经验型、定型化走向了定量化。 报酬递减律是有前提的。它是假定其他生产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个生产条件发生的情况。事实上,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不断进步的,随着各种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物产量是会不断提高的。 注意! 实践活动 观察:施肥越多,是否作物产量越高? 产 量 施肥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2024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体育教学课件:跳绳课件.pptx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docx VIP
- 浙江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VIP
- 入院和出院护理.ppt VIP
- 研发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管理办法.doc VIP
- YDT5178-2017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docx VIP
-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pdf VIP
- 厂房出租合同正规版范本(2025年最新版)5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