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整理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辽代文学辽代诗歌:诗人多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识记:耶律倍及其《海上诗》耶律倍:曾被立为皇太子,自幼好读书,不喜射猎,从汉族文人张谏学习汉文化,知音律,善书画,能为五言诗,博学多才。《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是一首失意的悲歌。识记: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辽道宗耶律洪基有诗文集《清宁集》,他的《题黄菊赋》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作。理解:寺公大师《醉义歌》寺公大师:《醉义歌》,长达一百二十句,是辽诗中最长诗篇。全诗写得慷慨,气势流贯,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耶律楚材《醉义歌序》将它称之为辽诗的“绝唱”,以为“可与苏、黄并驱争先耳”。理解: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醉义歌》原为契丹文,经耶律楚材译为汉语后流传于世。诗人以饮酒为契机,纵情放歌,自比陶渊明和李太白,脱形迹于醉乡,杂糅儒、佛、道思想以求解脱。虽然所有事典和思想旨趣均来自汉文化,采用的也是汉诗歌行体的抒写方式,但融入了契丹民族刚健质朴的粗犷气质,体现着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识记: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萧观音:契丹族女诗人,懿德皇后。曾应制赋《伏虎林》诗。萧瑟瑟:聪慧娴雅,工文墨,善诗歌,作《讽谏歌》。识记: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除契丹族作家外,辽代还有一些汉族诗文作家,只是从诗人作家的人数到作品的数量,都不及契丹族。比较有成就和影响的有赵延寿、王鼎等。  第二节 金代文学的发展识记:金初文坛作家构成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1、由辽入金的文臣,他们很少有作品流传。2、活跃于金初文坛的是由宋入金的文士。理解:金初主要诗文作家(名字+代表作)1.初期:借才异代宇文虚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益州广都(今四川成都)人。他于北宋大观三年登进士第,历官州县,后入京为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建炎二年,他以资政殿学士充大金通问使,入金祈请徽、钦二帝南归,因未能完成使命,遂留在金朝。代表作《又和九日》,以深挚的笔调,抒写去国的哀愁和怀乡的感慨,有一种强烈的恋宋情结。这几乎成了金初诗歌的情感基调。吴激:字彦高,建州(今福建建瓯)人。他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女婿,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奉命使金时,被金人强留,命为翰林待制。吴激以词名世,最受推崇的作品是《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蔡松年:字伯坚,自号萧闲老人。他主要以词著名,与吴激齐名,并称“吴蔡体”。他的《大江东去》写寄怀林泉的归隐之思,词风清丽闲雅,无激愤语,但词中曲折透露出来的感情却十分复杂。理解:“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2.中期:国朝文派蔡珪:字正甫,系蔡松年的长子。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可多已失传,其四十六首诗歌作品,因收入《中州集》而流传甚广。其《闾山》,具有北国的雄健诗风。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泰安(今山东泰安)人。他少时聪敏过人,曾与辛弃疾为同舍生。他是继蔡珪而起的著名作家,诗、文、书法都很擅长,其文平实畅达,不尚虚饰,其诗体物精细,寄兴高妙,有魏晋陶谢之风。如《奉使行高邮道中》。王庭筠:字子瑞,自号黄华山主,他出身于渤海望族的一个文学世家。《河阴道中》,笔调明快,自然。理解: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3.后期: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诗歌创作强调“师古”,但又提倡风格的多样化,他的七言长诗气势奔放,不拘一格,律诗壮丽,五言古诗则真淳简澹、冲和清远,如《效王右丞独步幽簧里》写得疏淡古朴、有一种清丽之美。李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尚奇”诗派,仰慕黄庭坚。代表作有《送李经》。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博学多才,推崇苏轼,抨击黄庭坚。是金人著名的批评家。《戏作四绝》。  第三节 元好问(金代文学最高成就)识记:元好问的生平元好问,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从青年时期开始,他就亲历了战乱的流离失所,到中年又目睹亡国的惨痛,其个人的遭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金亡不仕,以保存金代文献为己任,晚年隐居秀容,建“野史亭”,著述其上,编成《中州集》,以诗存史,搜集金代史料近百万言,多为后人编纂《金史》所本。元好问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仅就文学言,他涉猎诗、文、词、小说、文学批评,且都取得了极可称道的成就。理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十八岁时所作的《论诗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2、风雅为宗,要求诗歌回归“正体”,通过细评汉魏以下诗人,明辨诗史正伪清浊。3、诗推崇自然,标举清刚雄健。4、诗的评价中,推尊李、杜,对宋黄庭坚特别是金代效法黄庭坚诗而形成的弊端,有所批评。应用: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清刚之气与伤乱的时代造就了诗人元好问。1、的特点:反映那个不幸和痛苦的时代,受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影响,都具有苍凉沉郁,悲愤高亢的特点。如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